11月9日下午,拱墅区七、八年级科学教师齐聚于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参加区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教学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共三项内容,首先是杭州文澜中学李晓霞老师和杭州观成实验学校金雪寒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接下来是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分享和教学反思,最后是区初中科学教研员叶老师对展示课的点评和以“微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探索初中科学学科实践样态的展望。

    文澜中学李晓霞老师以粗盐提纯及粗盐提纯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策划。首先通过任务分析,让学生了解粗盐中含有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明确粗盐成分和氯化钠的差异,再通过完成“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及社会实践”和“矿盐的提纯”三个子任务从而解决项目任务。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物质分离提纯问题中,体会原理和技术的整合,体会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观成实验学校金雪寒老师带来的微项目化展示课是《质量的测量》。金老师将任务分解为帮助失事飞机找出残次品、测量残次品、改进残次品,引导学生从一个跷跷板开始,构建改进出一个天平。学生在此过程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更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各部分的结构设计、位置及对应的功能。本节课实现了从低思维的“操作技能”变成高思维的“工程设计”。

两节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观点分享和课后反思。李老师指出此项目围绕粗盐提纯中的难溶性物质与氯化钠的分离、可溶性杂质与氯化钠的分离、运用分离的思路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分析矿盐的提纯问题等3个子任务展开。引导学生推断操作结果,建立目的—过程—结果之间的推理论证关系,并学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问题。金老师提出《质量的测量》这节课是通过情境与问题链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了解技术与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能针对实际需要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评价与筛选。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拱墅区科学教研员叶老师认为,这两节课都基于真实、有价值情境,设计了进阶的驱动性任务。在课堂中,老师们做到了聚焦核心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带来了两节优秀的项目化学习课例。文澜中学李老师的课堂以“如何分离难溶性物质”、“如何分离可溶性物质”、“两者的综合运用”三个进阶问题推进课堂,聚焦了“稳定与变化”“系统与模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等等核心知识。如果能在过程中引入量表评价,将指引学生更高效地建构模型。观成实验学校的金老师以“如何找残次品”、“如何称残次品”、“如何改进残次品”三个进阶问题推进课堂,聚焦了质量的测量这一核心知识,全程由学生设计、修正、评价、创新方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游码、指针等元件的设计中,可以更聚焦于科学原理,体现元件的价值。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老师们对微项目化学习的认识,而且为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微项目化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微项目化学习的不断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待再相聚,共话微项目化学习。



供稿: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

审核:于浙园、叶卸麟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拱墅区教育学会初中科学分会

202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