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桢
45号 • 季桢

8406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花开有时,唯静待之。请仔细聆听孩子缓缓成长的脚步,小心呵护每个小小的决心,做他梦想最坚定的护航人。

教育故事

让花儿开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记得一次全家去植物园踏春,在园外路旁立着一块牌,上面标着百来种植物的花期。我唤来当时还在上大班的女儿问:“安琪,如果你是一种花,你愿意做这图中的哪种花?”“我喜欢这个紫的”她用短小的食指戳了戳图中的荷兰菊。我说:“这个要等到秋天才开哦,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她只是一颗小草。”“晚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开出我喜欢的颜色。”她回答,稚气的脸上带着几分坚定的神情。在记忆中和女儿有很多这样的对话,听似随意,但都会引发我的各种思考:“她是不喜欢凑热闹,还是准备大器晚成?可能想多了,应该只是喜欢紫色吧。”但让她成为那株能开出自己喜欢颜色的花成为了我的心愿。
  “相比芭蕾班,安琪可能还是更适合民族舞班一点。”舞蹈培训班老师的淡淡一句话,钻入耳中让我感觉有些刺痛,但却也明白这是情理之中的。作为一个曾经舞蹈专业的优等生,曾与专业舞台失之交臂,随后踏上了讲台,自己有多希望女儿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资并不出众,虽然努力但班里节目排站位时常常还是靠后的,被放入民族舞班应该是个合理的结果。艺术不是普通学科教育,如果坚持和努力没能换来好的结果,值得吗?下课见到女儿,我努力让声音显得不那么消沉:“安琪,你喜欢跳舞班吗?”“喜欢,我喜欢和美达、园园她们一起排节目”。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中一震,有什么比享受努力的过程更好的教育呢,在艺术的浸润中成长不一定能给她带来聚光灯和大舞台,但她的人生会因此而多彩充实,我刚才的担忧实在是因噎废食般的多虑了。那段时间,她和几个民族舞的小伙伴一起排练加练、一起嬉戏打闹、一起聚会聚餐,通过认真刻苦地练习和熟练默契地配合,在海外桃李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是我们几支代表队中发挥最出色的一组!”老师们吃惊地说,小伙伴们在逆袭收获奖杯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回报可谓超值。
  进入小学,作为班级家委,我常常给班级排演出节目,女儿是文艺委员,似乎也该是演出中“理所应当”的主角。第一次舞台剧叫《五十六个民族》演出让同学们扮演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女儿微胖的身材演熊猫刚好合适,小家伙在台上泰然自若,动作自然到位,班级的演出也获得了成功。
  随之而来的第二次演出是代表学校参加拱墅区生命剧场的比赛,剧本叫《玉兔你好》,主要角色自然是嫦娥和玉兔,台词比较多。那天排练前我拿剧本给女儿看,不经意的说了句:“安琪你的台词功底不好,会拖后腿哦。”女儿认真的望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一个人想了一会,跑来和我说:“班里朗读受表扬最多的是许佳玟、粱乐遥,她们可以演玉兔,洪美琳适合嫦娥。”我愣住了,“那你想演什么?”她撇撇嘴问:“西王母的服饰漂亮吗?”就这样她尽心尽力地演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龙套角色,分出很多精力帮其他演员们对台词,拿道具,一刻也没停着,把文艺委员的本职工作做到了位。不出意料,节目大获成功,获得了生命剧场最佳剧目、最佳剧本,她推荐的同学也成为了最佳表演奖的得主。我却觉得女儿这次发挥的作用比上次当主角更大了。
  在刚过去的那个因为疫情延长的寒假中,学校发起了“宅家护眼 我有妙招”的活动,向同学们征集作品,我本想让她画幅画叫上去就行了,谁知她叫上她爸爸,关在房间里面足足待了四五个小时,写稿子、拍视频、做剪接,完成了一个视频微课《我的护眼神功》,把保护视力的诀窍在镜头前生动地演绎了出来,我也硬是控制住自己没去打断他们。“都两点多了才吃中饭,你们不饿吗?”等她出来我有些埋怨地问。“这就是废寝忘食的感觉嘛”女儿满口是饭笑着回答。这个小视频最后获得区比赛二等奖,算是对她的废寝忘食不错的褒奖。
  在这个过于注重结果导向的时代,我们常常过早地对努力后的结果进行揣测和评估,而较少地帮助孩子去理解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仔细观察他们心灵的走向,鼓励和帮助孩子去享受努力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家长角色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有时我自己也不能免俗,简单粗暴地执行对“偷懒”的惩戒,但也明白这会提前消费孩子的后劲。花开自有时,唯有静待之。让我们在沟通中仔细聆听孩子内心中缓缓成长的脚步,小心呵护他们每一个小小的决心,成为他们梦想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护航人。
 

学校评语

做人最难的是无私,做一个妈妈更是如此,谁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谁不希望孩子是舞台上最闪亮的星?可是贝安琪家长能为了孩子的成长摒弃这种为人父母的私心,是要有多大的胸襟,多么长远的眼光!可喜的是,她的豁达无私给了女儿更大的自由空间,让贝安琪同学长成了同学们和老师们,尤其是她自己最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