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安
52号 • 吴军安

516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自立能力。

教育故事


 优势教养
 ——美好的音乐之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可以是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身体强壮力量大,作为父母我们经常致力于弥补缺点,忽略了发展孩子优势的重要性。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听过“发挥你的优势”这样的话,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这么做了?相反我们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劣势,即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往往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认为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让他们变得强大,走向成功。但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过分关注事物的消极面会让人觉得生活太过艰难(乏味、令人沮丧,甚至让人失望透顶),这当然既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我们期待给予孩子的,更何况这也没有让教养本身变得轻松。培养孩子变得乐观、坚韧,从而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快乐的过程。因为拥有美好品质的同时,孩子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是最让父母高兴的事。我们错误地以为,让孩子乐观、坚韧的方法就是去除他们所有的缺点,事实恰恰相反,科学的做法是:我们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帮助他们发挥优势,而非减少劣势上。
 要发现孩子的优势,还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长处,鼓励孩子学会自觉地挖掘潜能,发展强项。我的大儿子已经11岁了,我们一直互相陪伴着,我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出色,但是他身心健康,从来没有因为不愿意上幼儿园闹情绪,上了小学更是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请假次数几乎没有,我们夫妻二人每天都上班,大家都各干其事。我们约定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周末假日我们一起做好吃的,有时候会来个近距离自驾旅游,去看看大自然,去看看小虫子。然而他的文化课成绩并不是很好,其实有段时间我也焦虑。自从接触到《优势教育》我才发现我的思想太局限了,孩子的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好,为什么总是纠结他的分数呢?我发现我的孩子喜欢音乐,唱歌很不错,其实热爱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音乐可以使一个人协调,于是我们就学习一种乐器——小提琴,来发挥它的优势。
 优势定义:优势就是孩子表现突出,并经常愿意表现的方面,它可以激励孩子前行。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实现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它是建立在孩子天赋和后天努力的基础上的。这些品质在其他人看来是值得称道的,对其他人的生活也有积极作用。
 依据这个“优势”的定义来看的确孩子身上有,这个孩子的音乐天赋将能拯救他。从上小学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过,期间他有想放弃,我并没有整天强迫他,也没有就这件事喋喋不休去做思想工作,索性让他休息一段时间,我们每天还是老样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唱歌、听音乐、一起做好吃的、突然有一天我们一起听音乐的时候发现一首他会拉的曲子,原来这么好听,我让他拉给我听,拉完了其实和听到的有差距,但是他能拉给我听已经很好了,我从心底里感谢我的孩子能为我拉琴,我说:“非常感谢你能为妈妈拉琴,你拉的真好听,妈妈干活都更有力量了”。他的脸上有点得意,有点高兴。我又说:“你能再为妈妈拉你喜欢的曲子吗?”后面还真的为我拉,他觉得自己拉的好被人欣赏就很愿意再献一曲,投入了感情的曲子真的能打动人,真的好听。事后我就鼓励儿子:“其实学小提琴以来虽然都是妈妈陪你练习,但是妈妈认为也是你自己努力了、苦练了才拉的那么好听的,你要是不练不喜欢音乐今天肯定不会拉得好听”。他再一次向我点头,有点得意,有点高兴。借此机会我又帮儿子约课,第二个星期六他又背着小提琴自己去上课了。后来我总结了,家长要把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变成孩子自己从内心愿意做的事情去做。那将是最和谐、最幸福的生活了。
 接下来学习小提琴就是这孩子的不归路,然而2020年的暑假突然又有新的想法,要去学习吉他,很自信的告诉我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很想学,希望我们能够支持,带着弟弟一起学。学那么多的乐器,还有自己的功课,其实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要非常敏感,要支持,要监督,也要温暖他们,怕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然而还是支持了他,希望他能够学的快乐,但是还是要坚持小提琴,他也答应了我。
 近日孩子一切正常,我无心插柳柳成荫,吉他学习效果很好,小提琴有没有落下,学习成绩他自己觉得有进步,从他的表现来看学习主动性很高,任务意识强烈,很有自我。在与儿子的聊天中得到他现在的状态,他觉得自己现在的进步令他很开心,也很自信。发挥自己的优势爱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他会去为之奋斗。从优势出发时,孩子的精神状态往往更好,这表现在:
 .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诸如快乐、充满希望这样的积极情绪更多。
 .更了解自身优势。
 .运用优势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运用优势解决与朋友之间的问题。
 .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日常压力较小。
 用《纪伯伦》的话诠释我对孩子的理解。
 .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生。
 .却非从你们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学校评语

发挥孩子潜能,发挥优势,做一名有特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