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建芬
53号 • 芦建芬

590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所有的爱给我们的孩子,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故事

闲暇里有真教育,如何做高质量陪伴
 每个父母都想倾尽全力地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然而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曾经在育儿书中看到过一个教育理论叫闲暇教育,这让我感触很深,闲暇中蕴含着孩子成长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规划好闲暇时间,和孩子一起“闲”玩就可以做好高质量的陪伴。
 我和孩子的爸爸平时都很忙,我们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和孩子的专属时间里会安排和亲子共读,涂鸦,运动等等,当然哪怕是和孩子一起刷牙也是一段非常开心的亲子时间。下面我就讲讲我们和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如何开始、结束的。
 活力早晨:用游戏开启美好的一天
 清晨大多数家庭是在匆忙中开始新的一天的。爸爸妈妈做家务、准备早餐、照顾宝宝起床,争分夺秒赶着上班。而宝宝往往一时半会儿还醒不过来,任你怎么叫,他都不肯醒过来。爸爸妈妈心一急,就硬拉宝宝起床。结果,宝宝还未完全清醒就得闭着眼睛先发脾气。
 我们家也不例外,豆豆是个起床气非常严重的小朋友,如果强行喊醒就会哭的非常厉害,所以只能变着法哄着起床,现在每天早上叫醒豆豆的都是各种游戏,比如对待最近迷上奥特曼的豆豆,爸爸会在豆豆耳边说:“豆豆,天亮啦,起床咯,奥特曼就要来打豆豆小怪兽咯。”当豆豆听到奥特曼时会活蹦乱跳地迅速起床,然后嘴里念叨着:“我是奥特曼,爸爸是大怪兽。”然后就开始缠着爸爸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其实这游戏是小朋友在扮演自己崇拜或心仪的角色,大家习惯称这是玩“过家家”。当小朋友开始把自己和父母分开时,需要在自己心里建立起一个“我是谁”的形象。他们不断尝试扮演各种动物,人物,卡通形象,来寻找自己的定位。扮演的角色越多,情感体验也就越多、越丰富。所以不要小看起床前的5分钟亲子游戏时间哦,想和父母一起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平时爸爸工作繁忙回到家豆豆已经睡着了,通过早上的闲暇时间不仅增进了爸爸和豆豆的感情,也让豆豆在游戏中学会了沟通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愉快地起床啦!
 高高兴兴起床后,一家人一起刷牙洗脸吃早餐,期间可以比一比谁刷的牙越快越干净,谁早餐吃的越快越多,偶尔因为吃完早餐脏脏的嘴巴哈哈大笑,有条不紊的做完这些后豆豆就和哥哥一起背上书包,和爸爸妈妈挥手再见后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快乐晚餐:寓教于乐,激发宝宝参与感
 晚上6点多,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和宝宝开启快乐的亲子晚餐时光。其实晚餐是个很好的劳动时间,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豆豆最喜欢帮忙擦桌子,周末的时候还会帮忙擦地板,这既能够锻炼宝宝的家务技能,也能够享受一起劳动的乐趣。当然共聚晚餐更是个很好的交流时刻,每天这时候我都会让宝宝说说今天幼儿园的趣事,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记得是刚开学没几天,那天爷爷炒了一碗大白菜,豆豆夹起白菜,嘴巴念叨着:“嗷呜,吃白菜。”很快把晚饭吃完,然后兴奋地开始表演学校教的卷白菜歌。
 饭后活动:轻松户外,满足宝宝好奇心
 晚餐过后,如果天气好,我们会带宝宝做一些户外活动。一些家庭在晚饭过后便又开始各自的忙碌。与其窝在家里,其实在这个时段不妨带宝宝出外散散步,增加一些轻松的户外活动,有助消化的同时也让宝宝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人。每次下楼豆豆和哥哥总是跑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还不时地问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好奇的宝宝看到有趣的东西便忍不住发问,这是宝宝增长见识的一种学习哦。如果带宝宝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宝宝很快就能和公园的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一起玩滑梯、荡秋千。
 睡前故事:亲子阅读,培养宝宝高情商
 高质量的陪伴,一定不能绕过阅读,阅读是可以贯穿孩子终生的活动。从小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坚持给豆豆讲故事。他很喜欢的一本书叫《生气汤》。之所以给豆豆买这本书,是因为豆豆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小朋友,每当他生气的时候,总是闭着眼睛哭,然后谁也不理,怎么也哄不好。讲完这本《生气汤》的故事后我告诉豆豆:“下次我们生气的时候,就只能哭一会会,生气就跑走了,不可以生气了好吗?”豆豆懵懵懂懂地说:“好的,生气汤跑走了。”之后虽然豆豆还是会经常发脾气,但是只要让豆豆自己哭一会,然后再过去和豆豆交流沟通时,豆豆就能心平气和地和我们沟通交流,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哭,他想干嘛。故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情节,更是情节背后的喜怒哀乐,听故事也方便孩子去展开无限的想象,所以亲子阅读一定是高质量陪伴中不可或缺的。
 哪怕每天工作在忙碌,我们依然有至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而我们可以把这些时间当作最简单的闲暇时间,用游戏,运动,沟通交流,亲子阅读的无限循环把他们消费完毕,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当作闲暇教育的宝贵机会,让每一次蜕变推动孩子走向更精彩的人生。

学校评语

该家长平时重视与孩子间的亲子阅读,再忙的情况下都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总能在故事中找到相应的好办法,把问题化解成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玩说说中养成好习惯。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