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建
59号 • 梁建建

2442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

教育故事

有人说: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而我很幸运,拥有了两个最好的礼物。我是一个有两个宝宝的妈妈,大的已经上二年级了,小的上幼儿园中班,从孩子们的呱呱坠地,到现在背起书包独自走进校园,我一直牵着他们的手走过。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长久的老师,父母必须承担起孩子教育的责任,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将随着时间而成长,他们都将会盛开,只是每颗种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是只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我们需要做好榜样,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模仿,榜样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不仅要教导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生活,安全,饮食,卫生健康等等各个方面。和孩子们能一同走过的几年里,我也收获了些许育儿经验。
 一、尊重孩子人格,倾听孩子的声音
 龙应台《目光》里说: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一个孩子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隶属于我们的物品,他有他的爱好,品味,性格,这一切都是属于他独特的存在。包括他的人生也有属于他的故事, 我们只是他人生中的参与者罢了。
 而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中,家长总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家长的话孩子必须听从,否则就进行打骂,却忽视了孩子自己也是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有时暂时的服从并不能表示他内心的认同,久而久之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做为新一代的家长,让我们蹲下身来,耐心的倾听他的内心。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探寻世界世界,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道理,而不仅仅是我们认为的调皮或叛逆。作为父母,让我们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走进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
 二、树立良好品德,培养被爱包围的孩子
 在与人交往上,文明礼仪十分重要,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教育应从点滴开始,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主动向老师长辈问好,谦逊和人交流等做起。二宝从进幼儿园开始,不管保安,还是保健老师,他都会深度鞠躬问好,放学碰到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把笑容和甜甜的声音献给他人,他收获的更是他人的友好与爱。
 三、了解孩子兴趣,不揠苗助长
 在学习上,其实我一直比较反对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去做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去报各种培训班,对孩子来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好孩子的好习惯更为重要,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很大负面影响就是使得孩子失去学习知识的兴趣。就我们家二宝来说,目前只涉及绘本故事和适合他年龄段的数学、逻辑思维,家里有的各种书籍基本是姐姐从小使用的,各种风格上千册任他自己选择和翻阅。二宝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迷宫,我们就专门和他一起找到了他姐姐小时候的迷宫书套装让他自己玩,没想到有一次带他去书店,他居然能挑战高难度的迷宫书。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耐心等待是家长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
 四、给予孩子机会,放手才能成长
 每个年龄段都有孩子适合的技能需要学习,要慢慢的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的和习惯,对新挑战保持好奇心。其实我是个急性子,特别是有两个孩子,一旦孩子做事磨蹭我就不耐烦了,就会帮孩子做,比如孩子们每天早上穿衣服,刚起床有些犯困,很磨蹭,不愿意马上自己穿衣和洗簌,我为了赶时间就为孩子代劳。慢慢地我发现,曾经那个什么都要自己来的孩子变得懒惰了,自己会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了。后来我选择了放手,鼓励他们自己身体力行,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并适时的给予夸奖和激励。有时我也适当的示弱,让孩子学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自己的长大,对自己充满信心。
 五、做学习型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养育孩子是一件“百家百样”的事情。因为孩子们性格不同、特点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每个阶段的养育也就不尽相同。我用教育大宝的方式去教育二宝,并不一定适合二宝。所以即使是有两个孩子的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不停地在成长,学习怎么做一个更好的妈妈。
 家庭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要更有耐心、细心和智慧。作为父母的我们,更是要学会成为孩子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一同成长。

学校评语

王睿泽妈妈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能在日常中抽空陪伴孩子,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能为孩子创作一个家庭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这位妈妈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平时生活中的育儿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母亲对于爱和教育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