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容
96号 • 吴兴容

1725

4张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放下身段,回归孩子的视角,与其共同探索吧,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与收获!

教育故事

前段时间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剧里面几个小演员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许多观众看完之后应该都跟我有同样的疑惑,为何孩子们小小年纪,却可以把剧中的人物刻画得如此真实?甚至可以说毫无表演痕迹。是天分,还是导演的功劳?无论如何,这在我看来一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后来我读到了一篇报道,记者采访了剧中张朝阳爸爸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张颂文老师,问他们这些老戏骨是否有在片场给小演员们特别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演。万没想到他的回答居然是“不需要”,他说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只需要给他们营造好一个情境,孩子们其实很容易进入角色,进而把那个情境当做真实,并全身心投入演绎。
 乍一听这话时,我有些不理解。表演不是一门技术活吗?为何他居然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可当我回头再看看我家里这位年龄恰好四岁半的女娃娃时,回想起她自学会说话之后与我们互动的点点滴滴,我似乎又有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我想张颂文所说“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其实并不是说孩子们有多厉害的演技,而是说他们真实。因为唯有真实,最能打动人。孩子们很容易把大人给他们设置的情境当真,或者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情境并把它当真,继而在那个情境里面给自己安排一个角色,甚至给周围的其他人也安排相应角色并与之互动,然后在那个角色扮演过程中,表现出自己最本真的一面。
 举个例子,我家这个女娃现阶段睡前常会向我提要求要“和小人聊天”。这是仅属于我与她之间的一种互动游戏,外人初听恐怕很难理解,容我先做个解释。其实就是我们一起趴在床上,我伸出一只手,掌心向下握拳,扮演她口中的“小人”,然后伸出食指和中指立在床上,前后交叉移动手指,就如“小人”用双腿走路一样。然后她也学我,用她的两个小指头扮演一个“小小人”。这样我的“小人”跟她的“小小人”之间就开启了睡前的闲聊模式。也许此刻在她眼里,我不再是那个偶尔会对她很严厉的爸爸,而是变成一个她的朋友或玩伴。而这种情境下的她,会更愿意主动跟我说话。
 我已不记得第一次跟她这么玩是从何时开始的了,但是“小小人”这个名字应该是我从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里借用来的。最初,我只是把这当成一个普通的睡前游戏,那时她还不太会表达完整的句子,所以其实这个游戏并没有承担起太多“聊天”的功能。等她渐渐长大,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我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进一步深入之后,我也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个游戏的重要性。比如刚上幼儿园那段时间,我们比较担心她在新的环境中是否适应,于是在她放学回家后,我们常会问她在学校玩了什么游戏,认识了哪些同学,午餐吃了什么等等,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似乎不太愿意说,对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唯有通过家长群以及与老师们的沟通来了解情况。可是如果在睡前的“与小人聊天”环节,我以“小人”的身份跟她的“小小人”聊起这些,她就很愿意跟我说。这着实让我又惊又喜!
 早先我跟她玩这个游戏时不太在意我的角色扮演,因为站在大人的角度,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可当我意识到她会把这个情境当真,或者至少在这个游戏中真的把自己当成那个“小小人”,然后跟我这个“小人”玩伴认真地聊天玩耍时,我开始提醒自己要努力扮演好我“小人”的角色,来配合表演。这意味着我需要抛开自己“爸爸”的身份,不做评判、不做教导地成为一个她可以与之对等交流的小伙伴。我得承认这对于一个大人而言确实有点困难,这也是为何大人的演技就需要磨炼的原因吧,但是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这个角色扮演的游戏里可以做到放下身段,回归孩子的视角,与其共同探索,那么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也确实感到欣喜万分,因为我好像找到了一条可以通往她小小心灵的路径,在那里她并没有对我这个“小人”的角色设防,而是把它当成朋友,所以也更容易接收到我想向她传递的信息。虽然这个“与小人聊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想方设法在应对着她的十万个为什么,但我也同样可以夹带些私货,比如我这个“小人”会以玩伴的身份告诉她为什么睡前要好好刷牙、晚上要按时睡觉,为什么糖果要少吃而要多吃蔬菜,或者陪她一起看绘本。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她还没开始认字时,通过这种“聊天”的方式,她居然可以兴致勃勃地跟我一起背诵下来十多首唐诗。
 以上这些便是现阶段的她如何向我诠释了何谓“孩子是最好的演员”,以及据此所展现出来游戏的神奇之处。我很庆幸在她成长的这个阶段,能够获得这样一个可以与她走得更近的方式,所以我很珍惜,也在尽量努力让自己能扮演好那个角色。虽然我不知道这个游戏还会持续多久,但我知道一定不会是永远。总有一天她会开始觉得这个游戏幼稚,于是我们都将收起各自心中的那个“小小人”,而在那个时间节点,也将意味着那条通往她小小心灵的道路对我永久封闭了。但我并不因此而沮丧,因为我相信彼时的我们,应该已经有了另外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彼此沟通的方式。

学校评语

吴念薇爸爸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寻找适宜的教育契机,和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小人游戏”正是吴念薇爸爸以孩子的视角与孩子对话所产生的游戏方式。这个游戏让家长“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朋友式、伙伴式的交流,让孩子敞开心扉,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有效、有趣、独特的,也是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