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知行合一
《做个60分妈妈,与娃共同成长 》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育儿理论:Good enough mother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先生将其翻译为“60分妈妈”。意思是,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妈妈,也不必是完美的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
2015年7月23日凌晨我升级成为了一名母亲,然而新生命带给我喜悦的同时,不知该如何做一个母亲的焦虑让曾经那个自信又完美主义的我深深陷入了挫败。直到孩子步入幼儿园,我才自觉真正进入做母亲的角色,也慢慢总结出了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那就是:不苛求完美,做个60分妈妈,在亲子关系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一、序 曲:说出你的梦想,与你一同启航,明确成长的航向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常常会跟我说长大想成为画家、医生、音乐家、记者等等。作为妈妈我为她有那么多梦想感到骄傲,这正是她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而作为60分妈妈,我想做的是倾听孩子的梦想,与她共同扬帆起航,仍由她在追逐的过程中慢慢明确自身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
进入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家庭中就孩子要不要学钢琴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在经过一番类比分析以后,全家一致认为学琴的好处太多了,无数事例证实,从幼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显著提高。钢琴学习还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于是,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报了钢琴课。随着孩子开始对乐器建立起的兴趣在一天天的练习中慢慢消磨,有时她会嘟着小嘴跟我说:“妈妈我不想练琴”。这是我最初就能预料到的瓶颈阶段,然而我并未因此催促她练琴,而是换了一种形式激励她。首先告诉她练琴确实是个枯燥的过程,但是做任何事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如果孩子觉得练琴累了,我就劝其做一会儿算术题或是看一会儿她喜欢的绘本。
在陪伴孩子学琴一个学期以后,尽管她偶尔还是会有练琴“倦怠期”,但她也在学琴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有次上课时居然能随手谱写出一首短小的曲子,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有时又会在键盘上摸索出她听过的动画片主题曲。我渐渐看到了她的进步与闪光点,我想这不就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流露吗,正所谓张弛有度的学习、有苦有乐的体验。学会学习的方式与享受这个过程比你赢得荣誉对于妈妈来说更有价值。
诚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将来是优秀的、成功的。可是,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成功可以是指一个人具有财富、名誉、地位。这些物质上的成功固然重要,然而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仅仅为了追逐这些而成为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我看来,培养一个精神上富足的孩子也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明晰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自身做好表率,持续地身体力行,与孩子共同成就良好的品质。
二、主 旋 律:“7个1”法则,让你与世界真实碰撞,闪耀你自己的光芒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发育的养料是感觉。作为一个60分妈妈,要做的仅仅是守护住这份“感觉”,充分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不要过分去控制孩子。
我相信,太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叫做“有一种冷,是你妈妈觉得你冷”。也就是说当母亲将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孩子时,孩子自身的感觉就被破坏了。孩子的感觉,是孩子和其他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产物,这种强制切断孩子与其他事物的直接关系的行为不利于他们感知觉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让孩子亲自去感知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我们只要做一个默默关注着的旁观者,不过分干涉、适时适度引导,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自由度,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与大自然、与社会建立连接,在建立关系中认知自己、认识世界,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个身心合一的、快乐的孩子。因此,我把孩子的感知发展总结为“7个1”。
有一双感知美的眼睛:在大自然中,感知季节的变化,识别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形状和颜色,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树立一种博爱的观念:在动物园和海洋馆里,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孩子学会敬畏与关爱地球上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命。
有一个热爱思考的大脑:在绘本的阅读方面,我时常采取的方式是让孩子主动去选择想读哪一本书,而不是以我为主导要读哪些书,当孩子需要我陪伴或是有遇到看不懂问题的时候再适当辅助读取绘本中的信息。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在绘本阅读中,自我学习,积极思考,自己去探索奥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孩子从小喜欢画画,我知道那是她在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为了给她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于是我们一起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一起了解古今中外每位大师的创作风格;一起做手工,一起听鉴赏课。
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在运动项目的锻炼中,不仅要为强健孩子的体魄创造条件,还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为任何运动中受伤是不可避免的,竞技体育中输赢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60分妈妈需要的是关注而不是担忧,要尽量帮孩子建立起抗挫能力。
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职业体验中,了解各行各业的艰辛,了解每位家庭成员赚钱的不易,培养孩子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心。
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旅行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也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手段。在旅行中,我这个60分妈妈会充分尊重孩子自主交友与玩耍的选择,让他们在玩中学,掌握沟通的技巧,当然这个过程中摩擦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过于惊慌,而是让孩子尽量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在社交中学会推己及人,全面地了解别人、包容别人。
三、尾声:四季如乐章,你为我奏响,人生路上你我共成长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步入幼儿园大班阶段。尽管还有小缺点、坏脾气,但是在人群中她总是那个爱笑的女孩。总是那么开朗、自信、豁达,懂礼貌,喜欢交朋友,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爱帮助别人。
做个60分妈妈,让我知道孩子的发展是一生的课题,不必急于求成,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不苛求孩子的完美。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相互滋养才是关键。
春天,当孩子把森林公园的景致呈现在她的画作上时,我知道她学会了仔细观察与感受自然之美。
夏天,当孩子把死去的小金鱼轻轻地埋在花丛里时,我知道她明白了尊重生命的意义。
秋天,当看到孩子满头大汗却又乐此不疲地拔下田里的萝卜并把它们装满小篮时,我知道她明白了农民的汗水与丰收的喜悦。
冬天,当我看到孩子把小区里能力范围内的树苗上的积雪都抖落下来,还跟我说“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小树苗会疼、它们的妈妈会伤心”的时候,我欣慰地笑了。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在《做个60分妈妈,与娃共同成长》的家教故事,让父母明白不急于求成、不苛求完美,在亲子关系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