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婷婷
36号 • 韩婷婷

769

返回
给Ta点赞
分享

教育金句

用“心”倾听,为孩子的世界增添属于他们独特的、绚丽的色彩,让我们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教育故事

倾听孩子:让Ta成为自己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如何认真而仔细地增添上他们所需要的每一笔色彩,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的独特空间,一直是作为妈妈的我一直追寻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作为家长用“心”倾听孩子的世界是第一位的,这样才能开启孩子的心扉。在家庭教育中我秉承着细心、耐心和关心的教育理念,倾听孩子的语言、肢体、表情等各种表达,了解孩子真正认知和所需,深入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在充满爱的亲子关系中成长。
 一、细心,是倾听孩子世界的首要基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这时候细心倾听是第一法宝。只有细心地倾听,才能找到孩子的真正所想和所要。有一次,槿琰的班主任老师向我反应孩子最近入园的情绪不佳,甚至出现擅自往教室外跑的现象。老师希望我和孩子好好沟通改善现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不免焦虑起来,但我还是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开始了一次与孩子认真的对话。在沟通中我发现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安全感,而这个问题的来源对于孩子来说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在班上没有朋友。槿琰一向比较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她不喜欢同组的男生,她觉得男孩子太闹腾了。而她喜欢的好朋友也不在同一组,因此她的内心感到十分孤单。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后,我立即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在老师的协调组织下尝试将槿琰和好朋友在同一组进行学习和游戏,这让槿琰开心极了,入园情绪高涨了不少。同时每天上学的书包里妈妈也精心放置了槿琰最喜欢的娃娃玩偶陪伴孩子入园,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在家校共同努力下,槿琰的入园情绪大有好转,午睡表现也很棒。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这次事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细心地倾听,通过他们的各种表达来明白他们无法说出来的真正原因。有时候会是一个小小的请求,一次小小的尊重,一个小小的微笑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细心的倾听才能看到。
 二、耐心,是倾听孩子世界的重要环节
 只有耐心地倾听,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刚开始送孩子学轮滑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完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很难过地说:“我不想学轮滑了!”我心里一惊,然后平静温和地问:“怎么了?我感觉你其实很喜欢轮滑呀?可以和妈妈说一说不想继续的原因吗?”在我的耐心询问下,孩子慢慢道出了原因,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几个小朋友滑得好,没有信心,担心自己不行。借此我就把自己原来学习练字的经历讲给她听,一开始妈妈字写得不是很好,可是妈妈没有放弃,通过努力练习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听了我的一番话,槿琰还是将信将疑。我就鼓励他:“相信妈妈,也相信你自己,只要努力去做,你肯定会进步!”等到第二天轮滑完去接她,我刚刚走进教室槿琰就跑过来,兴奋地说:“妈妈,你太厉害了吧,你说的真对!只要多努力练习就会有进步。今天老师夸我滑得很棒,我可以完成一整个动作了呢……”自此,每次轮滑她都很积极,每天也都很快乐地和我分享她的心得与体会,看着越来越努力,越自信的她,我感到很欣慰。这次经历告诉我,孩子的世界真是变幻莫测,可能一个小小的不开心就会影响她放弃做一件事情。作为家长,很多事情不能单单看表面,而是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给孩子最大的鼓励和信心。
 三、关心,是倾听孩子世界的完美延续
 在槿琰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都会引导她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她的需求。有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表情严肃,心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马上关心地问起来:“今天怎么啦?好像有心事呀!”孩子发现我注意到她的情绪,便轻轻地说:“幼儿园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老师说想参加的小朋友可以报名,我想参加可是我怕讲不好。”槿琰边说边低下了头。“那我们就报名吧!现在开始准备练习,怎么样?” “恩!妈妈,我想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孩子兴奋地跳了起来。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每天地讲故事练习,为了增强表演地观赏性,我还精心准备了乌鸦服饰,只愿我们可以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在每一次孩子犹豫徘徊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关心的倾听来放大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长处,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倾听是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完整的、特别精彩的世界,没有重复且各具特色。让我们用细心、耐心和关心倾听孩子的世界,让这样用“心”地倾听为孩子的世界增添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绚丽的色彩。也只有这样用“心”的倾听才能更好地增强亲子情感,让彼此的心更融洽、更贴近,让我们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校评语

温情有爱,睿智果敢的杨妈妈,从和槿琰宝宝的互动中,知道了在孩子的心里,妈妈既漂亮也很温柔;既能说英语又能讲很多有趣新奇的故事!孩子眼里这位“发光”的妈妈就是如此地从容淡定!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杨妈妈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与孩子平等对话,给予孩子足够的宽容,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帮助孩子越过一道道成长路上的“坎”,真正让孩子在独立的“小社会”中不断历练,学会独立前行,勇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