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8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陪我打几局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会很直接的联想到一个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孩子游戏成瘾。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说:“我们劝停都来不及!你是不是疯啦!”其实不然,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是初二期末考试的前一晚,晚上21点,儿子和其他孩子们一样,正在利用最后一个考前之夜捧着书本看着复习,但我通过观察发现:他的学习效率并不是很高,时不时发呆走神,还经常下楼倒水喝、偶尔还会用力的抓头皮。他的这些行为,我设身处地的回想我们当年的考前那晚的情形,似乎有些明白了:他应该有些考前焦虑。看到孩子这样,我们当家长的能不着急嘛。
现在教育节奏很快,孩子们的课本里的好些作业,对与已经离开学校许久的我们夫妻倆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别说辅导孩子了,哪怕要我们自己做都未必能一次就能做出来了。在学习上已经没法给到孩子更多的直接辅导,经过的简单的家庭讨论后,决定让我来想办法帮他做一次心理疏导。
我反复地问自己: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有限时间帮助他做一些心理调整呢?突然我想到了,孩子们平时不是都爱玩游戏嘛,玩起来可以忘记一切,但是如何利用这个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来帮助缓解他心理上的焦虑,又不会有沉迷的依赖呢?于是我选择了一款他平时爱玩的对战游戏,一直以来,他都没办法顺利的战胜我,始终耿耿于怀,“不如就从这里来帮助他建立一些自信心吧。”我决定了。
于是我启动主机,打开了这个对战游戏准备好了游戏手柄,对书桌前的儿子说道:“儿子,把明天考试的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关上灯,来,陪我打几局!”小家伙一脸懵地看着我,貌似不敢相信他听到的召唤,“对,没错,理好东西关灯,我们切磋几局!”当再次确认了我的指令后,他那苦瓜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我没听错吧?打游戏?现在?”他还是半信半疑地抱着试探的口气在问我。“快快快!就等你了,赶紧的,把书包理好!过来!”我的回答让他如释重负,瞬间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愉快的整理着书包,嘴巴里甚至里还哼起了小曲。
理完书包,他几乎是带着一路小跑过来了:“今天怎么打?”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快21点15分了:“哦,本来想按照老规矩,谁先赢到10局就停!但是你明天考试,我们减少到7局行不行?”“OKOK!来来来”我们就这样愉快的达成了协议,摩拳擦掌的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战斗”了,似乎忘记了明天还有考试。
战斗愉快地进行着,在游戏中,我故意轻微“放水”,让他感觉真的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战胜了我,而“输”掉比赛的我还要故意装作非常懊恼的样子,最终我以6:7告负。“唉居然输给你了!考完一定要找你‘报仇’!今天你游戏是打爽了,但是我有个小小要求,明天稍微早点起来,把单词和古诗文看一遍”“没问题!”小家伙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我赶紧叮嘱道:“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洗睡了!”“知道啦~~”小家伙哼着小曲去洗漱了。看得出来,对于晚上的“成绩”他很满意。
时钟的指针慢慢指向了23点,“去看一下他睡着没有”老婆大人不安的提醒道,我轻轻地推开了儿子的房门,借着走廊的灯光,看到抱着枕头的他已经沉沉地睡去了,还时不时的抿几下嘴,我走过去悄悄地帮他盖好了蹬掉的被子,关上了门……
第二天没等我们起床,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地前来报告:单词和古文我都已经复习了几遍,没啥问题了,能不能快点给我弄早饭啊,饿死啦!
看着他吃完三下五除二地干完早餐,轻轻松松跨上了书包信心满满的出门去,我们非常清楚:这次考前临时“调整”非常有效。事后也证明了,这次考试,他保持了正常的水平发挥,自己也对最终大部分成绩比较满意。
很多家长会说,这些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这其实和我的一些经历很有关系。
首先,我曾经是一位手握钢枪的边防战士,部队这个大熔炉让我变得无比的坚强,我们指导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不想去做!
我通过在国有企业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又积累了不少的人际交往和处理事件的经验。当然了,我还有一块比较特别的经历,是与我的正式工作没有什么联系的,那就是----赛车。
是的,你没有看错,戴着头盔、HANS,身披赛服,驾驶着贴满广告LOGO在赛道里轰鸣驶过的赛车中间就有我。对于赛场上的我来说,赛车是激情和冷静并重的运动。每一次引擎的咆哮,每一次轮胎的嘶叫都会提醒我,车辆的极限在这里!
至此,我自己的介绍并没有完,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保时捷中国认证教练。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职业会比较陌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会涵盖从保时捷新车发布到经销商培训、赛道驾驶培训、场地项目培训等等,当然我的此类工作也不仅限于保时捷品牌,参与合作过的品牌非常众多。
也许就是因为众多的经历缘故,我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的理念也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我会更加多的关注孩子的健康,当然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我经常会换位思考,想一想位于自己对面的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很多事情自然也就想通了。处于我孩子目前这个阶段,他更多的是希望被理解和被尊重,这样才能慢慢建立起他自己的自信心,在和我们有着平等沟通的基础上,他才会愿意来和我们沟通。如果在这基础上如果同时还能够拥有出色的成绩必然是每个家长都期望的,但是很多家长会过度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我个人觉得恰恰是一个最重要的倒置了。试想:当一个孩子能够每天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每一次的挑战,家长们离收获胜利的果实还会远吗?
以上是就我个人真实经历的一件事情,从而发表的一些对孩子成长中的感悟,不过每一个孩子们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都是需要区别对待的,不过我相信,只要家长们对孩子有足够多的付出、聆听和信心,最终一定会收获满满的!
热心公益事业,关注陪伴孩子成长的有大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