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常陪伴、善沟通、多了解。坚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因为不是全职妈妈,所以不能每天24小时陪着孩子长大。但坚持每天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认真倾听孩子每一句“妈妈,我和你说……”。然后以交换小秘密的形式,告诉孩子,大人生活中有趣的点滴,学会和他一起分享,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关于成长,我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听过长阳幼儿园老师们的教学课程,也看过很多育儿类专家的文章。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应该就是:家长多懂一点知识,少一点说教,多露一点笑容,多给一点空间。
可能受工作环境影响,我一直觉得孩子未来的发展,智商占比20%,情商占比80%。我希望孩子在生活中,学校教育让他智力开发,家庭教育能让他学会真诚、学会管理、学会倾听。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嘴甜”的乖宝宝,他总能让人心生欢喜,乐与亲近。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其实这种“嘴甜”并不是情商高的表现。这种表现其实并不是情商高,而是会看人脸色说话。他在生活中听到了大人的抱怨或者某些想法,转而学会避开,试图讨好。包括生病时去打针,他从来都不哭,但表情狰狞,还一直说自己不害怕。但实际是因为我们夸他是个小男子汉,只有不哭的宝宝才是乖宝宝。其实这种夸赞不是赞美,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他的成长并不利。曾经有本书上说,懂事的孩子,是在牺牲自己的快乐,成全父母或他人。我觉得挺对的。
所以,我开始引导孩子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害怕、不满,还是不愿意。他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和父母说,因为父母爱他,会给他安全感。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你干得好”“你能帮助谁谁谁真的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才会求助于家长。因此,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管教责任,就算在很长时间里这种管教可能落在学校或家里的长辈身上。
零零散散说了一些想法,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换位思考,给予倾听是第一位,只有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应对或解决发生的问题。不论是语言沟通、肢体沟通、活动沟通、情感沟通,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后,父母与孩子才能相处更融洽。
朱璟萱家长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自己的思考,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吸收许多宝贵的经验。她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她的培养下,朱璟萱小朋友在幼儿园很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能大胆的讲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