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家长当最好的导演
前段时间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剧里面几个小演员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许多观众看完之后应该都跟我有同样的疑惑,为何孩子们小小年纪,却可以把剧中的人物刻画得如此真实?是天分?还是导演的功劳?无论如何,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后来我读到了一篇报道,记者采访了剧中朝阳爸爸的扮演者张颂文老师,问他们这些老戏骨是否有在片场给小演员们特别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演。万没想到他的回答居然是“不需要”,他说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只需要给他们营造好一个情境,孩子们其实很容易进入角色,进而把那个情境当做真实,并全身心投入演绎。
听到这话时,我有些不理解。表演不是一门技术活吗?为何他居然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可当我回头再看看我家里这位年龄刚满十岁的小朋友。也许这个时段的孩子还在叛逆时期,会时不时跟家长们顶撞!但回想起我加孩子自学会说话和刚会走路的点点滴滴,我似乎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意思。
我想张颂文所说“孩子是最好的演员”,其实并不是说孩子们有多厉害的演技,而是说他们真实。因为唯有真实,最能打动人。孩子们很容易把大人给他们设置的情境当真,或者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情境并把它当真,继而在那个情境里面给自己安排一个角色,甚至给周围的其他人也安排相应角色并与之互动,然后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已。
我家有个可爱又调皮的小姑娘,相信每个小女孩心中都有自已幻想的童话世界吧!每天晚上我跟孩子都会有一个属于两个人的童话世界。这是仅属于我与她之间的一种互动游戏,外人初听恐怕很难理解,容我先做个解释。其实就是我们一起阅读和扮演各种角色。相信很多孩子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孩子扮演她口中的“白雪公主”然后伸出一只手当做自已的镜子,问镜子我是不是最漂亮的公主呀!而我就会扮演“镜子”回答说:“公主你是世界上最有爱心最漂亮的公主呀!”虽然之后的对话依然在我与她之间展开,但是因为我们都有了一个新的角色,所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此刻在她眼里,我就不再是会对她很严厉的妈妈,而是变成一个她的好朋友或玩伴,一个可以交流的知已,然后我惊讶地发现,这种情境下的她,会更愿意主动跟我说话。
站在大人的角度,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可当我意识到她会把这个情境当真,或者至少在这个游戏中真的把自己当成那个“白雪公主”,然后跟我这个“镜子”玩伴认真地聊天玩耍时,我开始提醒自己要努力扮演好我“境子”的角色,来配合表演。这意味着我需要抛开自己“妈妈”的身份,成为她可以交流的小伙伴。我得承认这对于一个妈妈而言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这个角色扮演的游戏里可以做到放下身段,那么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那以后,这个游戏承担起很多的“聊天”功能,帮助我更好地和女儿沟通。刚上小学那段时间,我比较担心她在新的环境中是否适应,于是在她放学回家后,我常会问她在学校玩了什么游戏,认识了哪些同学,午餐吃了什么等等,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似乎不太愿意说,对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唯有通过家长群以及与老师们的沟通来了解情况。可是如果通过睡前的“镜子”的身份跟她的“白雪公主”聊起这些,她就很愿意跟我说。这着实让我又惊又喜!
时间过得很快,我家孩子现在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孩子了,同时孩子的情绪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会出现“烦死了”之类的话语。不再像刚入小学的时候跟妈妈交流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孩子在写作上有很大的困惑,甚至有时要趴在桌子上想很久才能写出自已想表达的词语。这个难题既难倒了她,也愁坏了我。这时,我又想起了小时候我们玩过的角色扮演游戏。这次我们扮演的是孩子最爱的《冰雪奇缘》艾莎和安娜这一对好姐妹。我们经常会讨论“如果安娜遇到了这种情况,她会怎么向姐姐请教呢?”我们就在这样的情境下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前几天我们一起阅读一篇故事《小骡子是谁的孩子》。读到了第三天,孩子会问我“小骡子为什么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是谁呢?”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孩子的内心己经激发了好奇心。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经常一起静静的阅读。读到书中的好的词语或句子,我会建议“安娜”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好批注。彩笔把这些词语圈起来做记号,孩子慢慢的喜欢上阅读!喜欢问一些书中的问题。一个星期我们会开一个家庭阅读日,每个人读出自已喜欢的文章。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描述情景。虽然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相信付出会有收获的。跳出现有身份的亲子阅读给孩子留下了温馨、美好的记忆。
要让孩子当最好的演员,家长就要当好最好的演员,去正确引领孩子,鼓励孩子。我相信我和孩子之间因为有了这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一定会越来越融洽。
“要让孩子当最好的演员,家长就要当好最好的演员,去正确引领孩子,鼓励孩子。”严晨晨妈妈的教育智慧就在于潜移默化地为孩子创设情境,帮助她进入角色,进而把那个情境当做真实,并全身心投入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