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为孩子做园丁,而不是木匠
为孩子做园丁,而不是木匠——老二养育手记
宝贝洛菲的小名是一一,其实却是我们家的小小二公主。她出生的时候,她的姐姐丫丫已经是五岁的大姑娘了。按说已经当过一回父母,我和孩儿她妈应该觉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对。
结果当然满不是这么回事儿。
就拿丫丫和一一这两姐妹来说吧。丫丫从小表现得就有点小“理工科女学霸”的范儿。遇到事情喜欢穷追不舍问无数个“为什么”;想要买什么东西喜欢给我们“一二三”地讲理由。我和孩子她妈欣慰之余也经常会忍不住暗自得瑟,这肯定是因为我们俩大小也能算学霸出身,丫丫从小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有点学霸范儿那还不是很正常嘛?
结果等一一这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开始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如果说姐姐像个理工科学霸,那妹妹简直可以说是女文青啊!刚描述的姐姐的那些举动,妹妹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来。但是虽然说妹妹不太愿意讲大道理、还经常喜欢抹眼泪耍赖给你看,但她会睡眼迷离的时候抱着你轻轻亲一口,说一句“妈妈/爸爸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开车在高速路上,妹妹倒是不会想起来讨论高速路收费的利弊,但是会轻轻吐出一句“大马路很大,走着走着,它带我们回家”这样的诗句……所以你看,同样的父母,同样的一家人,就真的会长出差别那么大的两个孩子来!
当然了,我的本职工作是一个生物学家,这件事在生物学上倒是很容易解释。一个人天生携带的遗传差异对他/她性格、行为、习惯,有着非常深刻和巨大的影响。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固然看起来傻乎乎的像一个无助的小动物,但是却绝对不是一张白纸、一堆原材料。更恰当的比喻,可能是一颗刚刚萌发的小种子,虽然还需要很久才会生根散叶,开花结果,但是这颗小小种子的身体里,其实已经蕴含了她特有的好多喜怒哀乐,携带着她看待这个世界的独特角度。
一一的到来其实是一个提醒。它给了我和孩儿她妈一个真正的机会,去好好想想养育一个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她出生之前,我们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是画家、是木匠、是建筑师,是我们把新生的孩子慢慢塑造成了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但是一一到来以后,我们才开始发自内心地明白,为人父母,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里,我们仅仅是乐团指挥、是园丁、是守护者。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强迫孩子按照我们习惯的方式去成长和生活,而是要习惯和支持她按照自己的模样去成长和生活;不是期望她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而是要喜欢她成为自己原有的样子。
当然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的是挺有挑战的,毕竟人总是更习惯自己那一套做事和看问题的逻辑。要真的理解一一的小小脑袋瓜里在想什么,然后帮助她好好成长,对我们来说还真需要好好想想才行。
比如说吧,一一在遇到新的任务的时候,总会在心里担忧半天,可能还会小声说“我可能做不好这个怎么办呀”。一开始我们会觉得,和对姐姐那样,跟妹妹把原因利弊一二三说清楚不就好啦?后来我们才慢慢发现,对妹妹来说,这些道理大概都没有紧紧地抱着她,在她耳朵边多说几次“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会永远支持你”管用呢。再比如说吧,相比从小喜欢做科学小实验、画数据统计图表的姐姐,和一一妹妹一起做手工、画画,感觉是更让她开心的事情呢。
当然啦,上面说的这些,可不是说我们作为父母,就完全不会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就完全放任孩子自由自在随意成长了。毕竟即便是做园丁,也需要特别小心的呵护花园的小花,要殷勤的在花园里浇灌除草,必须的修剪也是不能少的。所以,不管姐姐还是妹妹,我和孩子她妈当然都有一样的一些期待:希望她们有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她们健康,希望她们善良,希望她们懂得爱和被爱。但是身为园丁而不是木匠,我们也在慢慢意识到,对两姐妹的照顾支持,哪怕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也需要有不一样的策略。比如说对于“学霸”姐姐来说,我们会发现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甚至有时候还得动用百度谷歌维基百科,把为什么她应该早睡早起好好吃饭,怎么阅读写作,这个那个到底是为什么给说清楚。对这个孩子来说,摆事实讲道理要比任何训斥都管用。而对于“文青”妹妹来说,我们也慢慢发现,摆事实讲道理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这家伙更在意的是你是不是在和她和风细雨的交流,是不是在指出她的小毛病的同时还一样爱她宠她。只要她能确定这一条,就会很高兴地改正错误。你看,这感觉仍然像是园丁对不对?哪怕就在同一片花园里,在呵护不同的小花小草的时候,我们也还是得知道她们到底哪里不同;哪怕就是希望她们都一样绽放,我们也得搞清楚她们到底会如何成长、喜欢什么样的阳光雨露,又会开出什么颜色的花来。
好了,就让我引用这两年特别火热的书《园丁与木匠》里的话最为结尾吧: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要提供一个充满爱而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谢谢丫丫和一一姐妹俩来到我们家,在我们小小的花园里生根发芽,期待我和孩子她妈,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该家长在班级工作中,作为“家委会”成员,积极为班级献计献策,尽己所能,分担班级事务:积极报名参加爸爸馆长活动、协助教师安排走运活动,管理班级的育儿故事广播站。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因势利导,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等品质。在幼儿园父子运动会活动中,通过自身夸张的表演为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做了榜样,让孩子发现大胆表达的快乐。在家庭教育上,贯彻“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理念,从细微处入手,化“教育”为无形,“润物”于“无声”。通过亲子共读绘本,深入浅出地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白更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