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星澜小学第十四届“科学加”综合实践活动周即将拉开帷幕,星宝澜宝们将带着好奇与兴奋探索“交通工具”的奥秘。为了更顺利地开展实践,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我校于3月17日开展了实践周筹备会。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十三届“科学加”实践周微型研究成果的分享,一到三年级组的老师们以实践周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聚焦问题、开展研究、总结反思,用实际行动解决实践活动的真问题,让“微研究”结出丰硕的“微成果”,不仅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新一届实践周的开展指明了研究方向。
微研究展示
一年级组:促进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年级组对“蛋蛋乐”实践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提取项目化案例,发现学生的思考脱离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缺少生活体验,课内与课外相分离、缺乏生活链接的问题。为解决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体验缺位的问题,一年级组通过体验式教学,对“蛋蛋乐”课程进行整合和迭代,形成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在阅读、观察和实践体验活动中体验生命的孕育过程,感受到养育生命的不易,从而珍惜生命、感恩父母。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不仅在课堂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同时实践延伸到课外,链接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
二年级组:收集·探究·辩证·迭代
二年级组的项目化实践活动以“我来选牙刷”为主题,尝试构建整体化教学结构。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解决问题能力与经验不足、迭代改进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二年级组尝试以“迭代化”思想对实践路径、作品方案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在“为图图一家选牙刷”的大情境下,教师借助外部资源迭代更新、自我反思实践跟进和同伴辩证碰撞思维三个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多样化学习,促进深度思维,从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年级组:基于贝尔宾团队角色理念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
三年级组在实践中发现低段学生团队角色不明确、任务分工不完善、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基于此,三年级组尝试以贝尔宾团队角色理念为基础,进行“制作旗袍”的主题式微研究。在制作旗袍的活动中,学生以4人一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依据每个环节的任务目标、环节内容以及所需能力,确定各个环节的主导角色,分别为智多星、协调者、实干家和艺术家。学生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团队健康、平稳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们经过认真聆听,从问题充实、证据充分、观点明确和思路清晰四个角度对三位老师的微型研究分享做客观的评价并填写问卷,最终现场评选出:二年级组一等奖、一年级组二等奖、三年级组三等奖。
实践周筹划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第十四届“科学加”综合实践活动周的规划。首先,喻老师对我校即将开展的第十四届“科学加”实践周进行了动员,从课前筹备、岗前培训、反思性实践及经验分享四方面向老师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喻老师指出,老师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原有的教材和方案,用反思的眼光进行实践,在实践、反思、研究中寻求课程发展。
在喻老师的工作部署后,各年级组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了课程研读。
汽车游杭州
一年级组全体老师开展了以“汽车游杭州”为主题的科学加实践周讨论活动。活动伊始,蔡昕眙老师介绍了本次实践周的活动主题及主要内容,明确了本次活动目的是借助时间轴厘清实践内容,构建活动支架。接着,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讨论分析了实践周方案,以课时活动内容为载体,借助学习单、评价表、小奖状为每个活动设计了清晰的思路和框架。相信老师们用心的准备,一定能为实践周活动添砖加瓦!
乘船游浙江
二年级组全体老师围绕着“乘船游浙江”为主题展开了科学加实践周讨论活动。年级组长陈佳佳老师围绕着项目化学习,仔细研读了活动方案,从团建到课程内容的安排,再到时间轴的绘制,为二年级组老师们整体的构思指明了方向。会上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力求把最完善的方案,最好的课程呈现在每个孩子面前。相信有老师们的齐心协力地准备,实践周活动会尤其精彩!
过山车游乐园
三年级实践周的主题是“过山车游乐园”。首先,钱慧丽组长为大家明确了设计内容,用思维导图从课时安排、子标题和教学支架三个角度有序组织教学内容。接着,三年级组的各位教师开始分组设计每日教学内容,从第一天的支持性活动到第二天的户外拓展再到第三、四天的主题活动以及第五天的展示分享。一项项的活动设计在教师们的讨论交流中定形落笔。相信在之后的实践周中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们都能尽情享受,在玩中学、学中玩。
飞机游世界
四年级老师以实践周为载体,以上学期实践周课程安排为主要内容,采用鱼骨图、流程图、扇形图等形式进行课程安排的迭代设计。有些老师在团建环节加入了更多的互动,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无敌风火轮”等游戏,加强团队间的了解与默契。有些老师在交流设计图纸环节中设计了评价量表,在量表评价的基础上,交流设计也变得更有意义和实践性。实践周课程内容的迭代设计是提高实践周效率的基础,环环相扣的课程也让学生在实践周中获得长足的进步。
火箭登月球
“月球旅行”课程的改革从了解课程开始。这次一改以往由年级组长讲解课程内容和流程的方式。老师们提前学习课程内容,而此时,年级组的老师分三组展开了讨论,分析课程的目标、起因、进展,以及高效完成子任务的支架。在分析流程的过程中,老师们开始质疑部分支持性子任务是否有必要;子任务的顺序是否合理;原有思维支架是否有效……在碰撞中生发观点。
行路方能致远,砥砺不断前行。本次“科学加”实践周微型研究分享与课程培训会教与研相融合,各年级组聚焦“时间轴”的设计,对实践周子任务进行有效的梳理,从而更好地为实践周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希望星宝澜宝们在实践中丰富对生活的体验,在持续的项目化学习探索中成为创新、坚毅、自信的星澜学子。
统稿:王佳妮
摄影:各年级组
审稿: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