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杭州亚运的脚步近了。在这阳春三月,杭州市北秀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展了“春风盼亚运 非遗向未来”为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周活动。他们以STEM理念为引领,围绕风筝制作开展项目制学习,在建构知识和动手实践中学习风筝起飞的科学知识,深入了解杭州亚运。

任务驱动 研究先行

3月28日上午,实践周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通过老师讲解、视频学习等方式,学生进一步了解亚运知识,同时也知道了中国的风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余杭作为亚运吉祥物“琮琮”的老家,其风筝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亚运火炬到场馆造型,从玉琮到神人兽面纹,亚运与杭州文化无不深度融合。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在风筝上画出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我们也做只风筝,写下对亚运的期盼吧!”


可风筝是怎么做成的呢?怎样才能让它飞起来呢?带着思考,学生开启了风筝制作的探索。

用心设计 合作探究

彩笔在纸上游走,先画个对称的风筝外形,然后画上亚运吉祥物、口号、会徽等等各种亚运元素,再涂上鲜艳的颜色。各式各样的风筝设计就这样初具雏形。









随后小组内评选推荐,美化设计,收集各种材料。在分组后,他们自主分工,裁剪风筝、扎骨架、固定风筝,装饰风筝 ;他们细致地记录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多次尝试、同学互助、共同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努力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瞧,一个个精美的风筝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调试放飞 喜迎亚运

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与喜悦,孩子们拿着风筝、冲出教室,来到绿茵场上。“三、二、一,放!”“快看,风筝飞起来啦!”明媚的春光下,奔跑的身影里牵着一根根细长的风筝线。而风筝线的一头连接着杭州非遗文化,另一头则承载着孩子们对亚运的美好期盼。各班详细对照四份量表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放飞奖”、“最佳合作奖”。






在本次跨学科综合实践周项目化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入了解亚运知识,并将亚运元素融入风筝设计与制作,用实际行动迎接亚运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