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教师节当日,随着我校“绿荫杯”赛课节的帷幕缓缓拉开,我们语文组的姚莉、张清清、陈静、王华四位老师率先行动,以四堂精心准备的“精彩课堂”为我们献上了一份“节日大餐”。

本次赛课,语文组采用同年级的老师“同题异构”的方式,充分展现了老师们独具个性的教学风采。

姚莉老师与陈静老师共同执教《新闻两则》,姚老师从学生自主收集新闻、探究新闻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新闻这一文体特点并通过课堂写作实践从而达成让学生真正把握这种文体的教学目的;陈老师则让学生分享新闻入手,结合实例让学生真切理解新闻的价值——冲突性、显赫性、新奇性、时鲜性……,而“挑战主持人”环节,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身份的听众播报《三十万大军横渡长江》,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朗读表演明白新闻播报“听众身不同、感情也随之不同”的特点,体会新闻播报员工作的不易,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与情感。

张清清老师和王华老师则选择了名篇《醉翁亭记》。张老师从细处入手,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进范仲淹笔下的山水之乐,进而走近范仲淹,循循善诱,步步落实!王老师则以规范的学历案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落实各项学习任务,并侧重强化科学的学习方法。

今天,姚老师的循循善诱、陈老师的大气亲和、张老师的细心扎实、王老师的严谨务实恍若还在眼前,语文组另外四位老师已经接过接力棒,三尺讲台再次为他们绽放绚丽风采。

薛松宝老师、孙叶花老师和贾晓峰老师上的是七上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薛老师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他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加分、双倍加分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词语,他提醒学生成语是打开这道难关的钥匙,譬如“扬长而去”和文中的“太丘舍去”意思一致。举一反三,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这些重点词汇。由于这篇古文情节一波三折,三个人物各具特色,薛老师把学生分为六个小分队,尝试去演绎文中角色。这样的课堂既寓教于乐生动有趣

孙叶花老师从“期”、“舍”、“戏”、“引”、“顾”五个动词入手,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围绕“陈太丘是否等过朋友”、“等候多久”、“‘戏’为何意”、“‘入门不顾’是否合理”等几个问题探讨了文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各抒所见,踊跃地分享自己的见解,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挖掘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孙老师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升华到中华文化中的“率性而为”,此等构思不可不谓精妙!

贾晓峰老师另辟蹊径,借着课本中的谢道韫、陈元方引入古代文人趣事。比如李白名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背后的“骗局”;魏晋风度与牛车的关系等。平日里言语不多的学生也被贾老师讲课的热情感染,纷纷举手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大家很好地巩固了第一节课所学内容。

虞雪芳老师上的是《新闻二则》,与姚莉、陈静老师同题异构。新闻体裁较为枯燥,但虞老师却“化腐朽为神奇”,紧抓新闻的三要素“标题”、“导语”、“主体”,以读带教,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除了重音与停连,她着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让学生反复地去找关键词语,深挖文本,体会作者用词的深意。整节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是新闻体裁的一个范例教学。

八位老师风格各异,但都展示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不俗的教学水平,展现了无尽的教学艺术魅力。这个金秋,语文组“绿荫杯”赛课活动已经结束,我们收获满满,但语文组将一如既往地行走在语文教学途中,摸索、前行、创新,不负韶光!


报道:黄王燕

解文俊

摄影:黄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