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茫茫,银装素裹。12月1日下午,拱墅区喻国凤、叶晶晶科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展开了“基于生本,聚焦项目”研讨活动。这是工作室在2022学年的第三次“基于生本发展的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主题研讨活动。

来自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夏珺炜老师展示了三年级《天气播报站》的入项课。上课伊始,夏珺炜老师巧妙地将这几天的天气与班级群中的通知结合起来,引起同学们的疑惑,进而推出驱动型问题——“如何成立一个校园天气播报站?”在夏老师的引导和搜索工具的帮助下,孩子们积极查阅资料,分配任务,小组合作,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明确了任务后,夏老师引导三年级学生通过项目日志表提取活动的天气播报站活动流程和具体要求。

第二节课,来自杭州市星澜小学的童婕妤老师执教了四上“呼吸与消化”单元《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童老师先让孩子们通过品尝饼干来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来回顾上一节的内容。紧接着利用食物中毒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做小小研究员,绘制消化模型。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两个模拟实验以及PDQ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模型,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迸发思维的火花。

课后,两位老师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夏老师在《天气播报站》一课中的关键词是“日志”,计划让同学们从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入手来设计项目,通过评价标准来填写项目管理日志,并通过角色分配和挂牌仪式来提升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童老师在《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中的关键词是“反思”,课前通过学生填写个人模型设计摸索他们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PDQ表进行课前反思,让学生摒弃掉一些无关的事物并专注于课堂问题。课中通过两个模拟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食管、胃的结构与功能。

听完两位老师的说课后,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抽签分为“基于生本”、“素养高地”两组展开讨论。工作室成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针对项目化学习如何基于生本,如何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的最后,由喻国凤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点评和总结,在喻老师的生本项目化教学理念引领下,工作室成员们对项目化学习展开了新一轮的研讨,相信师生都受益匪浅。

撰稿:俞凌志

摄影:俞凌志

审稿:喻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