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科教师间的深度研讨和互相学习,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2020年9月16日,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开展了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暨新苗杯赛课节推选活动。

本次赛课邀请了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孙钰红老师,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校长陆夏君,副校长陈爱君,副校长吴斌以及教务处方丽芳主任担任评委。

9月16日上午,李伟娟老师,刘晓婷老师,姜钰华老师围绕《四边形》这个课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演绎。

李伟娟老师执教的《认识四边形》一课,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发现四边形的特征,并通过增加反例,让学生根据“角”和“边”的特点进行辨析,加深认识。接下来,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引导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任意四边形的异同点,进一步把握这些图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摆一摆四边形,感受通过角度的不断变化,由长方形变成的平行四边形也在不断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然后让学生把摆成的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刘晓婷老师执教了《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整节课条理清晰、循序渐进,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创一创、比一比、验一验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四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刘老师重视学习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提炼,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整节课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高,学习氛围浓厚。

姜钰华老师通过前测,从学生已有的四边形知识出发,以丰富的平面图形为载体,初步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并从中“发现”四边形,归纳出其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姜老师接着出示不同的图形去判断是否是四边形,利用判断后剩下的图形拼一拼,把两个或多个四边形拼成一个新的四边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结合方格图和点子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最后总结归纳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9月16日下午,曹艳菊老师,沈月红老师围绕《用字母表示数》这个课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演绎。

曹老师带领505班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采用猜糖果的游戏导入,引出不确定的数可以用字母表示,接着用童谣《数青蛙》来深入探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然后用"猜关系"的游戏归纳出字母有时是无限的,有时是有范围的。最后通过微课"字母与数相乘的简写"了解数学表达的简洁性。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提升。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沈月红老师带领五(六)班的同学们在三个红包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第一个红包孩子们明确了用具体数字表示确定的钱数,第二个红包孩子们发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确定的钱数,第三个红包孩子们用字母式表示了数和数量关系。孩子们还展开联想,想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钱数,还可以表示质量、人数、路程……用字母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


课后,孙老师对今天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所有的教学设计应当基于学情,尊重学情,应当站在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教学。例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在老师没有教授前,可能就有很多学生已经懂了。教师应当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还没搞懂或者想了解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在课前问:“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可能会说:“用字母表示数可以表示什么数。”让学生带着困惑去学习,聚焦学生的困惑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也要关注知识技能的落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堂好的课学生不仅牢牢地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也有高阶思维的培养,能使所有的孩子都有增量。

孙老师说:“一堂好的课就像一篇好的文章,立意要好,主题鲜明。”

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是依赖知识的应用,依赖经验。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毫不犹豫的在每节课上流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拓宽思路,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得多样化的信息,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本次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探索数学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作为一名新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观摩,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数学专业素养!


撰写:沈晨阳

摄影:莫飞红

审核:方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