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购买一件玩具、一件衣服、一件学习用品,都要接触到人民币,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硬币纸币,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对钱币有一个更加深入和了解的机会,我们大二班结合爸爸老师进课堂活动,邀请到了资深且从事金融行业的潘立宸爸爸来给小朋友们聊聊关于钱币的那些事儿。

一、钱币的发明由来

活动开始时,爸爸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没有发明钱币前,人们是怎么买卖东西的呢?”孩子们互相看看,面面相觑,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爸爸老师结合课件进行互动,原来古时候的人是通过互换物品,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再后来发明了金子,但是金子很重,交易很不方便,所以慢慢地人类发明了钱币。

小朋友们思考钱币是怎么发明而来的

小朋友们猜测钱币发明的各种由来

二、钱币上的面额区别

当爸爸老师拿出实物钱币,问“这是多少面额”的时候,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但当他问“钱币的面额有什么区别时?”孩子们犹豫了。经过仔细观察后说出了上面的图案是北京人民大会堂。之后小朋友们依次了解了50元,20元,10元的背面,分别是:拉萨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原来,不同钱币的面额,它们的图案也是不同的。

小朋友们实践感知纸币面额大小的区别

爸爸老师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了解到了人民币除了可以买到需要的物品之外,还可以用来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感谢潘立宸爸爸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印象深刻、内容丰富、互动有趣的活动。与此同时,孩子向爸爸老师老师学习的同时,他们感到新鲜有趣,自豪亲切,在此感谢爸爸们对我们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更多的爸爸能加入我们的助教活动中来。

撰稿:陈国法

摄影:石雯婷

审核:童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