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并提高工作室青年美术教师当前教学能力和执教水平、提升学员们的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让青年美术教师们在教学上不断进步。日前,在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热烈期待的氛围中迎来了运河名师李建广、蔡娟、蔡玲玲工作室联合开展的美术研讨活动,通过名师工作室成员联合教研,开课磨课、经验分享、名师点评,学习深化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与实施,加强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养。杭州市青少年宫美术部副部长、新华实验挂职副校长张晨昕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执教教师分别来自三个名师工作室的夏小青、郑新月、潘可欣三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们通过本次活动充分了解到自身的教学优势与不足,从而快速成长。

夏小青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会说话的石头》。

本节课夏老师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石头特征,感知石头独特的美感,接着学生走进科学充电站,了解石头的形成和分类,最后通过学习石头的组合的方法。让选择合适的石头组合成立体人物造型并进行趣味联想,石头人们组合在一起发生了有趣的故事,说了一些有意思的话,教学设计新颖有趣。

郑新月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门票设计》,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创设,组织与开展是郑老师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郑老师基于美术核心素养,围绕任务情境“为浙江省博物馆文物展设计门票”的核心任务,以“如何设计一张门票?从哪些方面展开设计”作为驱动性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展开项目化学习活动。在明确主题与分工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子任务,指引学生从文字、图案、色彩、排版等多个角度对门票设计展开探究,学生在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构建知识等途径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中真实体验学习发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拓展能力、想象力的发展。

潘可欣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船儿出航》,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

本课设计情景化主题——航海节,以“帮助渔夫及其朋友修船”为线索,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用途船的名称、外形、结构及功能,引导学生创作一艘有创意的船。课堂有两条线同步进行,一条明线是:帮渔夫修船——帮渔夫朋友修船——捞掉落的零件——帮船装扮,隐藏在其下的暗线是:船的结构——船的造型——船的装饰。明线的故事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暗线则一一对应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课后的名师点评环节,三位名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李建广老师表示,三节课都体现了执教教师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对课堂的理解能力,看到了三位执教教师身上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夏小青老师的《会说话的石头》一课,和科学跨界,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还非常注重学生造型与想象力方面的培养,技能技法的落实也很到位。郑新月老师的《门票设计》一课,项目式学习是最大亮点,郑老师注重对学生文物启蒙意识的培养,上课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潘可欣老师的《船儿出航》一课,最大的优点是情境的创设,符合低段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上层层推进,思路清晰。从基本形的拼贴到作品的创作呈现,层层引导。作业呈现的效果也非常好,造型、色彩、装饰丰富多样。三节课的共同优点也是我们今后课堂的发展方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三节课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上可以再做探讨。

蔡玲玲老师表示,三位年轻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有跨学科的融合、有项目化的实施、有情境化的创设,非常好的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夏小青老师融合科学原理石头的形成加以解读推动学生对石头造型的创作,并提出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比如点睛表情部分利用立体几何形体拼贴的方式增加作品的趣味性。郑新月老师的课以项目化实施,任务驱动的方式依托“浙博国宝文物展”门票设计要求进行小组协作,生成课堂教学过程非常完整,小组汇报中可以多凸显学生的自主性,比如语言的组织表述。潘可欣老师将情景创设的两条主线相结合非常巧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互动性。美术课需要我们整体系统解读,清晰定位教学结构,深度挖掘艺术内涵,突显艺术课的特色与品位。

蔡娟老师总结性评价了三节课,表扬了夏小青老师有智慧、会思考、有亮点,课堂能不断提升和有效把握,细化目标的同时全面考虑如何有效达到有味课堂,落实难点;肯定了郑新月老师极高的语言素养,稳而静般似流水,项目化学习中如何讨巧落实、全面掌握;表扬了潘可欣老师课堂上扎实巧妙的抛问、设问、解问,处处落实了细节美和整体美,三位老师可圈可点,所呈现的课堂均是较为成熟的美术有效教学课堂。

课虽止而思未尽,开课磨课是一个思考和改进的过程。名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们将继续通过自身执教、相互听课,名师磨课、评课、研讨以及自我反思等环节,在实践中获取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加快成长进程,在名师们细致入微的教学指导下快速成长!

文字整理:宋欣瑶

摄影:康泉、吴泽琪

审稿: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