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流火,寒杏漆金,簌簌的风中流泻一曲秋意浓。星澜小学星光班主任联盟的第一次交流研讨会就在上周悄然开展了,此前是历经一个月的对主题的实践体察和审慎思考——“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面对这个话题,二年级的吴丹妮老师抛砖引玉,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条分缕析,罗列了26条做班主任的好处,有理性的斟酌,亦有感性的思量:近距离地陪伴小朋友的成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在职称和薪资上有所进益;练就十八般“武艺”,人际交往关系、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的进步;心态更加强大,增强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培养海纳百川的乐观心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遇事沉着冷静,能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重视个人形象和身体素质……

一年级的余思婕老师心有所触,认为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换位思考的沟通能力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成长,余老师补充:“每一天早上孩子进班时的鞠躬问好,关心特殊孩子的过程中,每一次收获的成效,都让我感动。”

冯书敏老师从纪律的角度指出,学生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往往能够保证更好的纪律,源于班主任日常严慈相济的陪伴。丁红霞老师指出,班主任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孩子从低段至高段的学情变化和心理特征,对教学有着长远的益处。

王晶晶老师则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坦言,作为一个音乐老师,行走在班主任的道路上,她成为了一个更成熟睿智的人,对师生关系和教育的理解,都不再浮于表面,在学生的爱和家长的理解中,获得加倍的成就感。陈佳佳老师也认同王老师的看法,尽管视角不同,随着孩子的成长,关系互换,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是期待被依赖和需要的,相处的种种细节熨帖了教学生活中的疲惫。

研讨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联盟导师的俞玉霞老师为老师们讲述了三个和学生相处的故事。第一位是刚参与教学时遇见的一个孩子,瘦弱的身躯,枯软的发丝总是在阳光下飘黄,这个渴望长大的孩子总是很真诚地大口吃饭,俞老师也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他添饭添菜。只是这段师生缘并没有延续很久,因为家庭原因,孩子还是转学了,离开之前托关系最好的同学留下一句:“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回来看俞老师!”第二个孩子是五年级时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健壮要强,不愿落于人后,所以俞老师课后时不时为他补课。那个孩子承包了包干区的电扇擦洗,在老师在下方担忧地注目时每每执着地让老师“走开一些”。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圆嘟嘟的小胖子,这个可爱的孩子在俞老师教授他们班劳技课的时期里,散步的时候也一手挎着裹着毛线团的塑料袋,手中针棒熟练地翻飞不停歇。三个简短朴素的故事,三个寻常的孩子,俞老师数度哽咽,泪中含笑,“几十年的班主任记忆是庞杂的,夜间难眠的时候翻涌出来的却都是美好的纯粹的,我们遍识人心,最后寻寻觅觅,终于在那些纯稚的童声中获得安宁。”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孩子们拥抱你,簇拥你,热切地唤你的名字,信任地把自己的世界敞开给你看,所以老师也紧紧回握住了那一双双小手。班主任的日常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经年累月的琐碎和嘈杂,匆匆碌碌,终不过是为了蓦然回首的时候坦荡从容地追忆,不辜负那些陪伴的岁月,不愧怍于耳畔回荡的无数句“老师”。

撰稿:郑诗怡

摄影:朱雅萍

审稿:俞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