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有三种境界:工匠型教师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事业型教师把教书当成一份追求的事业,科研型教师把教书当成生命存在的态度。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是教师生涯从必然到自由的超越。

9月18日中午,学校三楼会议室,青葵班学员第四期培训正在进行中。这一期的主讲人是校长助理兼促进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苏翔老师,苏老师从什么是科研论文、怎么写科研论文两个方面为青葵班的学员们诠释了如何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培训伊始,苏老师介绍了拱墅区每学期的一次大型论文评比活动,通过呈现拱墅区近三年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结果中初中一等奖的选题,让我们思考怎样可以找到并且提炼适合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灵感来源于教学工作中关键事件的激发、至深感受的经历、惯性思维的省思和阅读与资料的积累。苏老师认为,作为新教师,碎片化写作和构架性积累是目前繁忙工作中形成一篇论文的最有效方式。

接着,苏老师介绍了教育科研论文的五种基本类型,让我们认真学习手里的三篇获奖论文之后,每一位青葵学员就三篇优秀论文的构思好的地方和亮点逐一轮流发言。其中吴连成老师认为科学拓展活动论文结构清晰,以目标为导向,从调查到成果展示再到访谈都体现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陈佳媚老师认为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培养论文中从教学实践总结中发现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改进,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苏老师对于青葵教师的发言做了整理和总结,一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应该具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一级一级的标题,标题语句简洁、漂亮,语言凝练,对仗工整;论文灵感多来自于日常教学中的反思;设计有新意,不走寻常路;论文切入口尽量小,比如以某一册的一类专题设计,某一课的设计思考;结尾有反思与感悟,或提出还需要努力的方向等等。

最后,苏老师对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主体部分和论文的基本格式进行了阐述,并对青葵班的学员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了科研其实是与教学相辅相成,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爱自己,栽培自己,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吧!

附:部分青葵班学员学习感悟

科学丁楠季莎老师:

论文写作不仅是对日常教学工作做一个反思总结,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鉴定和提升过程。在苏老师讲解之前我对教学科研论文的写作还是很茫然的,不知道应该如果去写,也不知道其实有些东西就是我们平时上课的素材。一次关键事件的激发,一次感受至深的教学经历都可能成为我们写作的灵感。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怎么样写出一篇好的论文来?苏老师告诉我们利用好碎片时间,点滴积累都能汇聚成一篇文章。听了这场科研论文研讨会我收获满满,见识到优秀的科研论文是怎样写的,都有哪些构思,闪光点在哪以及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科学李玲老师: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将我的感悟总结为三个“炼”。第一个“炼”,炼眼——锤炼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敏于事者捷于研,身为一线教师,我们写任何东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平时的教学工作,很多课题、论文都是滥觞于此,因此要多“炼眼”。第二个“炼”,炼学——锤炼与积累教育学问。教育论文不是凭空而来的,平时注重积累是做教科研的必行之径,理论知识使我们的论文更具有说服力。第三个“炼”,炼笔——锤炼自身表达思想的能力。动笔写才能让混沌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教师是笔尖上的行走者,更需要常常炼笔来使自己进步,因此要常写教学反思,常思所存不足。

数学吴连成老师:

苏翔老师为我们新教师带来科研论文研讨会,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科研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科研论文的写作一般分为五步,确定主题、谋篇构思、论文初稿、修改论文、定稿。在研讨会中,针对大家对优秀案例的解读,我们知道,学会观摩优秀论文、浏览学科优质期刊,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上路,做好选题与撰写。当然,知识来源于生活,教育心得离不开日常实践,留心观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记录有用的教学想法,将它变成自己的论文素材,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毕竟,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数学张维玺老师:

在今天的科研论文研讨会上,苏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科研论文的一般写作过程以及她的经验。苏老师以三篇不同类型的获奖论文入手,先让我们每个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及观点,再予以总结,让我们知晓了写科研论文的方法与步骤。总得来说,利用碎片化时间非常重要,慢慢积累之后形成大纲,继而慢慢修改整理,一篇好的论文不仅在内容方面要突出,格式也尤其重要。经过本次探讨之后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如何去写一篇好文章。

信息陈佳媚老师:

本次科研论文研讨会给我们介绍了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优秀获奖论文,我们明白了一篇优秀的论文所具备的一些要素。写论文是提升我们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断反思,及时记录下有用的东西,在写论文时进行提取,整理成文。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

文字:秦佳佳

图片:张维玺

审核: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