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一堂好课也是需要“磨”出来的。一个“磨”字,道出一堂优质课在生成过程中的曲折不易,以及执教者和教研团队从中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技术和课堂教学水平,上好优质劳技课,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综合实践教研组近期对劳动与技术学科开展了课堂磨课、课后研讨赛课周研讨系列活动。

在本次劳技赛课教研周期间,学校领导层面高度重视此项区级劳技优质课评选工作,准备环节层层落实,磨课过程精心准备。有条不紊,从备课、校区选拔、确定集团赛课选手,有序部署,点滴中特别注重年轻老师梯队的稳步建设和内涵提升等基本功培养。在集团赛课周中,教师发展中心教导处何陈敏主任逐一协调并落实,全程积极参与磨课活动;集团综合实践教研组长王咏梅老师更是在课堂教学上周密跟进、反复修改。校区的三、四年级行政组在劳技赛课周期间,充分展示学历案在劳技课堂中的初步尝试与实践研究。集团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学生学情等几方面出发,结合比赛准备节点及校区均衡发展的综合考量,提前把以上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本周磨课、赛课活动稳步进行。

在现场展示中,潘莉平老师执教《立体花的制作》,课堂环节清晰,学生们当堂完成立体花的制作、装饰;学生们在现场制作比赛中,还分别获得“赏心悦目奖”、积极动脑奖”和“妙趣横生奖”。师生互动趣味横生,特别有亲和力。苏晴老师执教的《制作美丽的相框》,精心凸显课堂思维建设;通过分解重难点环节力图把思维过程全面铺展出来,既有思考又有操作;使得学生在探究学习、制作过程中获得劳动的快乐与收获。王震老师执教《制作台灯》一课中,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预设“灯泡制作”做为课堂实施重要环节;在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教学中巧妙有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意识。

磨课的过程是一场修行!在这里,青年教师主动出击,积极尝试;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在教学碰撞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赛课活动让学校教育集团全体青年教师们更深入面对实打实的课堂锤炼;寻觅着另一番崭新风景!

(潘莉平老师):劳动技术课是一门有趣且实用的课,让孩子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意义的好玩,而是为了增长生活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我的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孩子养成善于动脑、善于发现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劳动中培养严谨认真的态度。几次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劳技课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动手能力。从引发兴趣—初步尝试—探究问题—再次实践的课堂中,让孩子发现劳动的科学,科学地劳动。

(王震老师):在第一次试教后,发现教学过程出现两个明显问题:第一,科学课的痕迹过重。过多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让整节课散发出科学课的味道,学生观察、动手劳动实践的机会太少;第二,材料太过单一,教师指导出现过早等问题都导致这节课上缺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需要给学生“做选择”的余地。基于上述问题,我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收获较理想的课堂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不只是在劳技课上教给孩子们对待作品的态度,更是我们教师自身对待课堂的态度!

(苏晴老师):几次磨课试教活动让我对劳动技术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劳动技术教育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科。要带着“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环节,同时教师要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质疑——探究——再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体意识,成为真正拥有“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的大智慧的学子。

刀越磨越亮,课越磨越精。教学是不能“浮”的,也不能“虚”的,它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热切期待每位大关人的青春都能在普通而扎实的教学磨砺中绽放光彩!

撰稿:潘莉平

摄影:杨钰培

审核:王咏梅 何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