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就鼓励青少年们要树立公民意识,具备建设更美好家园的斗志与能力,为复兴中国梦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本次四年级渔之韵主题正是围绕“鱼”展开,期待小麦苗们能“游鱼戏水,伴麦乘风”,尽兴探索科学,热爱自然,感受生命之奇。

镜头一:看!各种各样的鱼

“你对鱼感兴趣吗?”“你知道杭州有哪些本土鱼吗?”课程启动前,这些问题深深吸引了四年级的孩子。带着探索的欲望,周五早晨,孩子们展示了一张又一张“鱼的名片”,说起一个又一个鱼的故事。每个班顿时成了一个个鱼的集市了呢。

是啊,鱼的种类确实很多,有海水鱼、淡水鱼,有冷水鱼、温带鱼、热带鱼,有素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有的是颜色单一,有的鱼长相奇特。孩子们根据不同鱼的分类,画了一张张鱼的思维导图。就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对鱼的兴趣一步步被激发了。

我们生活在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在这儿自由自在生长的鱼儿可多啦,比如中华鲟、草鱼、鳙鱼、青鱼生活在钱塘江中,泥鳅、金鱼、鲫鱼、黑鱼、鳜鱼、鲤鱼生活在千岛湖里。看着这么多鱼的图片,一个孩子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鱼的姿态、颜色都不一样,我快记不过来了呢。”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鱼儿,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它们,使它们更好地生存下来呢?

镜头二:快!想想办法

情境:校园水池里投放的鱼日趋减少,作为一名小麦苗,我们该如何解决?

思考:鱼减少可能和什么有关?

聚焦:导致鱼减少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主要研究水质对鱼的长期生存影响。

实验:对比“普通自来水”、“校园水池的水”、“池塘里的水”,分别就PH值、氨氮、溶氧量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仔细分析。

结论:综合PH值、氨氮含量、溶氧量,校园水池中的水最适合养鱼。

创设真实情境,以问题驱动的形式一下子就激发了卖小小主人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给鱼给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小麦苗们在行动。

镜头三:来!设计鱼缸

“你能一口气说出6种杭州本土鱼吗?”

“泥鳅是鱼吗?”

“金鱼的五大品种分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杭州本土鱼初探秘后都难不倒孩子们,鱼知识PK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怎样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中,来制定出鱼缸养殖方案初稿呢?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小组分享。

是否具有过滤装置?水质检测值是否在本土鱼可生存范围内?是否可养殖至少2条鱼?鱼缸设计是否具有小组特色? 在鱼缸设计分享中,孩子们根据鱼缸标准提出改进意见。

“你们组应该根据鱼缸的大小来判断要养的鱼的大小。”

“想养泥鳅,要铺上厚厚一层淤泥。”

“你考虑过两种鱼吃的东西不一样吗?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各个孩子都那么专业,活像养鱼小专家呢。

镜头四:好!制作鱼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的鱼缸可不是实用的,那就动手做起来吧。拿出形态各异的鱼缸,接上自来水,通过过滤装置,再布置景观,适宜鱼儿们生存的鱼缸做好啦。

多么可爱的小鱼,多么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太爱渔韵周了。

经过这次渔韵课程的学习,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杭州本土鱼,知道了鱼的名称、饮食、生活习性及活动水域。我们还设计和制作了鱼缸,模拟大自然的生活条件,给鱼儿温暖幸福的家园。通过“鱼”主题渔韵活动,我们知道要观察生活,亲近动物,探索生命的奇异。——401班 潘于馥宁

这次渔韵周我了解了杭州本土鱼,做了过滤装置,分析了哪种水质最适合养鱼。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知道了泥鳅不仅是鱼,它还能用肠呼吸。中华鲟有着“水中熊猫”之称……真是太有趣了。听完老师的讲解,我对鱼儿是更加喜爱了。——406班 曹北辰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知道了许多以往没学过的知识:鱼的减少与水质,水温,天地等有关,检测水质时需检测PH值、氨氮含量、溶氧量等内容。我们还了解了他们的检测方法与标准;了解了十种本土鱼并记录了关键词;设计并完善了鱼缸养殖方案的设计稿,真可谓是收获满满。明天我们还将前往西湖观鱼,期待明天的春游!——407班 单卓然

撰稿:张学文

摄影:四年级老师

审核: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