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市北秀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将继续向分享大家队史故事第13期《铁道小卫士》的队史故事由605中队的红领巾广播员郑翰霖为大家带来。


1975年7月,在全国铁路治安工作会议上,华国锋总理赞扬陕西省岐山县永乐学校铁道小卫士队,“这是一个好典型”。

1972年春,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九周年的日子里,永乐学校的小熊、小尚和小民,发起成立一护路小组,后来壮大为少年护路队。永乐大队境内有陇海铁路两公里铁路线,三个涵洞,七个十字路口,四千九百四十根枕木,道边有树木四千多棵,这些成了护路队重点保护的地方。

1972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村西平交道口上,车辆行人都停在道旁,等候从东开来的货车通过。一辆拉煤的马车从道北驶来,火车轰鸣和汽笛的尖叫声,惊得马车上的哨马发疯地朝铁道上冲去,赶车人拽绳拉闸,也无济于事。在道口放哨的十二岁小熊,冲上去,贴近马身,双脚一蹬,紧紧抓住马叉子,向后猛抖,惊得哨马退出铁轨,火车头几乎擦着小熊脊背呼啸而过,一场马亡车翻的大祸被避免了。小熊左手腕上一块皮肉被马叉子划破了,血水顺着手指流淌。小熊拦惊马救列车的事迹,令师生们感动,他们班上的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光荣的伤疤》,来赞赏他的英雄事迹。

1974年三伏的一天傍晚,护路队员发现铁路旁的杨树被人砍掉了,护路队立即报告公安和民兵,少年护路队副队长小民和23名队员全体出动侦察盗情,发现两天里二百多棵杨树被偷盗。铁道旁的树木,平时可以绿化环境,保持道边的水土,使路基避免塌陷;战时可起到隐蔽车辆的作用。小卫士们有的到邻村亲戚家调查,有的穿上绿色的衣服,隐蔽在玉米地或树杈上侦察,他们不怕炎热流汗,不畏蚊虫叮咬,终于在一天晌午抓到了盗贼,并在他家里搜出一捆捆树杆。在这场保护树木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负责这一路段的巡道工刘叔叔天天检查铁道上的螺丝钉是否拧紧,他日复一日做着这个同样的工作。少年护路队拜刘叔叔为师,也要做一个少年巡道工。刘叔叔告诉他们:这一枚枚小小的螺丝钉能把铁轨与枕木紧密卸接,确保行车安全,火车高速行驶,使铁轨发生频繁的震动,使螺丝钉产生松动,检查它,拧紧它,成为了巡道工的重要职责。1976年7月,铁道小卫士队第四小组,在第二任副队长小省的带领下负责巡道。他们熟练地检查铁轨、夹板和一枚枚螺丝帽,用了两个多小时,逐个查完两公里的铁路线上一万六千多个枕木上的螺丝帽,拧紧了其中松动的九十八颗,人人染黑了双手,汗湿了衣衫。在巡道工作中,铁道小卫士体会到小螺丝帽的大作用。他们说:为了人民的列车安全正点,我们要做好铁道线上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图文来源丨“少先队活动杂志”微信公众号

音频丨红领巾广播员郑翰霖

图文整理丨王轩宇

审核丨叶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