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卖鱼桥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家校合作,共建协同育人体系”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班级建设高峰论坛。在论坛中,工作室的成员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育人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育方法有了更精准的把握。

理论引领【观天下·见未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学生发展的两驾马车,家校协同发展的质量,将影响学生成长。在本次活动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老师以《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为话题,由当代教育现状谈起为我们解读国家相关政策,同时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向我们展现家校关系,指导学员们更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实践探索【深耕耘·真实践】

北京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高级教师陈铁苹老师以《乐于沟通,构建凝聚学校的能量场》为主题,向我们展现她在工作岗位的34年中,对学生事无巨细的关爱和充满巧思的管理方法,她用爱凝聚教育的能量场,将学生、家长和老师凝聚在一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首席班主任张玉石老师在《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的三部曲》中用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将家长变成“教育合伙人”的,向我们阐述了家校一心的重要性。全国优秀班主任杨兵老师在《高中家长学校家校共育的动力激发策略》中讲到家与校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要充分利用相关手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在家校之间建立信赖感,给家长安全感,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更容易。

亮点荟萃【集妙招·萃心得】

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孙秀林老师用《看见彼此,联结你我——家校联系的本质和方法》向我们展现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都会截然不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的孙雪静老师从人本关怀出发,利用专业知识与个人经验向我们展现面对问题学生处理的方式与方法。北京广渠门中学的刑晨老师做了《从冲突到奔赴——亲师之间如何协同育人》的讲话,力求在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实现家与校的双向奔赴。北京延庆区十一中学祁燕老师带着满满的爱意,使用各种方法建立了一条联系家校之间的情感纽带,获得家长的高度认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的李晶老师十年如一日,用书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可和信任,最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对家校关系的探索我们从未停止。在本次活动中,联合工作室成员们认真聆听,用心思考,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感想:

刘韵:

通过本次班级建设培训的学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北京的刑晨老师分享的《冲突到奔赴——亲师之间如何协同育人》,其中具体地分享了他在与家长、学生之间沟通中用上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巧妙的方法不仅能提升家庭亲自学习的幸福感,也能使教师自身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我觉得要有幸福感,就应该有热爱生活的心态,就应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从心态开始,优秀也是从心态开始;你想拥有幸福才可能幸福,你想要变得优秀才可能优秀。当有抱怨和困惑的时候,换一种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生活,就会柳暗花明。

家长的认可与信服,让我们快乐幸福。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一定要有师者尊严,职业操守,要以自己的真诚实在让家长认可,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让家长信服。赢得家长对我们的尊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其实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欣赏与敬佩很多时候是源于课堂。心态平和,与人为善,与同事和谐相处,默契合作;有学识,有修养,有扎实的业务功底,既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又以自己的学识魅力、业务能力赢得同行们的喜欢与称赞。这样的工作氛围、工作状态带给我们的是愉悦是快乐,是满足,是幸福。

方艺晓:

参加了本次班级建设高峰论坛,我收获良多,对于“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班主任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角色之一,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一项任务,班主任同样肩负着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任务。因而班主任也必须具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且采用合适的方法参与到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去。

家庭教育没有“标准答案”。班主任在给予家长帮助和支持的同时,除了教育理论知识以外,更多的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特征提出建议,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对症下药。

班主任要能读懂家庭教育问题及教育诉求。不同的孩子和家长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诉求,有的孩子需要肯定和表扬,这是他的情感需求。这时,班主任可以给家长提供表扬的技巧:表扬要具体,要突出孩子的能力,不能过度;同时注重与孩子的交流,针对性地肯定、激励孩子。

家庭教育是长久的过程,长期地跟孩子相处才能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班主任也要提醒孩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从小开始建立责任感、尊重并欣赏他人不同的想法等。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抓住家庭教育的重心,实现家庭教育的意义。

总之,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班主任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添砖加瓦。

徐旖旎:

这次的班级建设高峰论坛,我了解了班主任沟通的艺术,让我学到了许多与学生沟通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沟通有真情。班主任沟通的第一要素是真情,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真正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感受,并且用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只有在真正地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要的前提下,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班主任的真情和关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安全,也能帮助学生与班主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

沟通贵在坚持。良好的沟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班主任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不断地尝试。在沟通中,如果遇到阻力或者受到质疑,班主任要保持耐心和冷静,在沟通中不断思考,适时推进。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保持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持之以恒,坚持育人。

沟通注重细节。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不仅要注重方法、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和语气,同时要注重细节。通过小小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用心,进而激励学生在行为和表现上做出积极的改变。

沟通有温度。“班级教育能量场”的核心就是爱与尊重,温度在沟通中必然重要。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可以采用温馨的话语和轻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和帮助,即便是令人头疼的行为问题、品德问题,教师也应调整好心态,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循循善诱。有温度的教育能够在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起稳固的、由真实情感搭建的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本次论坛,我更加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和艺术性,也更深刻领悟地到了班主任沟通的要素和艺术。我将坚持学习这些沟通技巧,并且在教学和生活中进行有效沟通。

齐玲:

家校合作是一堂必修课。在今天的《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的三部曲》的讲座中,“合伙人”一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何才能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教育合伙人”呢?

沟通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的关键。通过沟通,我们可以与家长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而探讨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并且双方还可以交流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经验。因此,与家长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我们还需要找到适合双方的沟通方式,比如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使得双方的交流顺畅而有效。在沟通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我们也需要与家长协商达成共识,一起为孩子的学习发展制定出更好的教育方案。

合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伙人,以便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家校合作中,我们需要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比如说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家长会,或者是鼓励家长参与学习志愿者活动等。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分配任务、详细规划等方式,使得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互惠互利是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最本质的一点。与家长合作,我们不仅要从中获益,还要寻求让家长能够获益的方法,以便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并共享信息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到更多的教育信息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教育项目和服务,为家长和孩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总之,我们要以互惠互利为出发点,找到更多的方法与家长合作,共同推动教育。

通过沟通、合作、互惠互利等方面的学习,我意识到让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非常重要,也更加清晰了如何与家长合作,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希望今后我能够在实践中落实这些理念,进而将家长融入到教育中,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陈静静: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校沟通日益成为教学领域的焦点话题。习主席也提出:要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 “家事’,办好家庭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家庭教育和家校社合作己经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一部分,必领站在新的高度再认识、再强调家庭教育和家校社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的本质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庭情况,还能使家庭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況。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稳定的家校联系,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全面、多元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校联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家校协同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良好的家校联系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支持,构建家校协同共育的良性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除了要看到、听到表面的信息之外,还应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其真正的需求。因此,在家校联系中,我们应秉持坦诚、开放、换位思考的原则。只有在坦诚开放的氛围中,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才能真正看见彼此的努力,看见彼此的需求,建立彼此理解、互相信任的家校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缺乏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或者缺乏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都无法完成培养人这样一种极其复杂的任务。在这次论坛中,有丰富的案例佐证,和强有力的理论论证,帮助我们获得专业方向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我们的脚步将更轻快,也更坚定。

撰稿:齐 玲

摄影:班主任工作室各成员

审稿:汪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