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串联·融合——记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新昌路园区)小玩家游戏场互通园本研修活动
本园小玩家游戏场根据课程下的板块作为游戏内容,从初次尝试的缺乏经验,到现在成熟的游戏内容,岗员们一步步在尝试和探索;然而游戏场既然是户外的且作为我园固定时间的游戏,岗员们发现孩子们虽然每一次游戏都有经验的提升,但因游戏场的内容不同,他们的能力提升会略显单一,打通玩才能更现实我们游戏的成熟,也能解决幼儿游戏单一的问题。2022年2月25日,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新昌路园区)的全体岗员齐聚音乐厅,就平行班游戏场的互通进行研讨分析。
本次研修由教科室主任刘丽丹岗员主持。研修前刘丽丹岗员引导岗员们思考平行班中哪些游戏串联更为方便、有趣并从互通形式、材料、游戏场特征展示、岗员占位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小班组的岗员们以“老带新”的互通形式半班混合游戏,每位幼儿尝试了各项游戏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各游戏场,岗员们将通过游戏的视频、图片进行经验分享,在各游戏场地中也摆放了游戏玩法图鉴等。
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小班组的岗员们发动起班级保育员站在幼儿游戏的必经场地进行安全管理。游戏中岗员们也将利用起手机拍摄视频、照片等留住幼儿游戏的哇时刻。
中班年段的岗员们在互通的形式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班级幼儿交换进行游戏,游戏场岗员分别指导来游戏场游戏的平行班幼儿。第二阶段混班互通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在互通游戏中幼儿不会举足无促。
在互通材料方面中班组岗员建议定制小玩家游戏册,每位幼儿在游戏时带到相关游戏场地,游戏后进行简单自评与记录,中班组岗员也对游戏册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大班岗员们在互通形式上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针对技能,幼儿们将通过环境暗示、一对一指导的小岗员以及岗员指导分析帮助幼儿在游戏场提升技能。第二方面从不同阶段入手,扎染、编织等分组体验游戏,将并幼儿游戏融入日常生活,了解游戏的方式。
在互通材料上大班岗员建议统一制作游戏册并增加游戏手环,在个游戏场中幼儿游戏时自取。
实现游戏过程互通 我们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游戏观念,在外在条件、内在因素都安全的前提下,放心、大胆地让幼儿参与游戏。互通游戏模式不仅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与社会品质的发展,同时也帮助岗员提高“解读幼儿”的能力,
游戏要多玩、岗员要多观察、通过年段互相帮助,会从自己单个游戏场挣脱框架,从而拓展思维。
撰稿:宋莉
摄影:苏引弟
审核:俞悦彤
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新昌路园区)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