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随童心 “程”现精彩

——记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新昌路园区)课程故事分享活动

课程,生动的故事;

讲述,优美的语言;

交流,思维的碰撞;

反思,进步的方向。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课程即‘做事’,就是做幼儿力所能及的、能感受到挑战的、感受到趣味的、有思维参与的事”。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帮助岗员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通过分享课程实施经验,进一步提升岗员实施课程的能力。2022年5月31日中午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开展了“课程故事”分享活动。

岗员们化身为“讲故事的人”,述说着孩子们班本主题活动探索过程中的精彩片段,将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故事”娓娓道来……

各班岗员以幼儿关注点和兴趣点为契机,结合生成课程实施经验,从课程源起、思维导图、实施过程、课程反思等方面,采用图文结合的展示形式,对课程故事作了梳理与阐述:《邂逅,青菜花》、《嘟嘟小火车》、《将春天染在布上》、《百虎计划》、《有“泥”有故事》、《一“旗”感谢你》等9个各具特色的课程故事叙述着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自我发展的独特经验和岗员们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在此过程中,岗员与幼儿共探索、齐成长。

俞蕾蕾岗员与大家分享了中班水墨项目活动《百虎计划》,从幼儿讨论的一

次秘密计划——“画一百只彩墨老虎”,从而生发本次项目活动。通过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感受与表现水墨虎文化的艺术美;通过表达美、享受美理解与传承中国虎文化的寓意美;通过一场展、一本书的形式,将幼儿作品回归于一日生活,真正享受水墨作品带来的美!

大二班的岗员们以春日放纸鸢为契机,带领幼儿从“阳春三月解纸鸢”“春暖花开探纸鸢”“春风十里戏纸鸢”三个方面出发,逐步推进,深入了解风筝。在毕业季来临,幼儿也将自己对于小学的憧憬和希冀画在了风筝上面进行放飞。

大一班小朋友通过各种载体开展感恩活动,为幼儿创造施恩机会和平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要如何施恩,感受施恩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更好地融入活动中。使幼儿在践行中懂得在获得“恩惠”后不仅要感恩,还要从言语和行动中表达出,在岗员的引导下落实感恩行为。

大三班《“纸”因有你,“塑”造成长》通过有趣的造纸实验,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纸的认识,还促使孩子提升节约资源的意识,知道每一张纸都得来不易,要好好珍惜每一张纸,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张,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中三班《有“泥” 有故事》课程故事中,幼儿通过探究,欣赏民间陶泥的造型、色彩和含义,初步了解陶泥的历史文化。在一次次的“开裂”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中一班《将春天染进布里》故事。中一班的小朋友想让春天的颜色能保留在自己身边,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小朋友们决定用春天的各种材料进行扎染,他们利用洋葱,葡萄,火龙果等材料进行扎染,染出了许许多多好看的布,将春天的颜色真正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孩子们是天生的探索家,给一个空间,提供丰富的资源,他们就可以探索出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对桥的探究与认识,欣赏各种各样的桥,在幼儿园里发现“桥”,搭建桥,大大地满足了中四班孩子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产生对桥的联想与积极情感。

小一班的孩子们连续观察并记录幼儿园青菜花的变化。自主、自信、大胆的表达有关青菜花的认知经验。同时积极参与“留花实验”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分享交流-结果论证一步一步探究萌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小二班岗员从“邂逅小火车”—“探秘小火车”—“小火车游戏”为主线跟随幼儿步伐向前走。生成“嘟嘟火车站”游戏,孩子们兴趣盎然,了解了乘火车的流程,创造游戏角色,同伴体验坐火车的乐趣。

汇报分享结束后,大教研组长俞蕾蕾岗员为岗员们的精彩分享进行了总结:“每一次课程故事,虽然微小朴实,但却蕴藏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在各班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由自主的孩子,看到了配合默契的家长,看到了乐在其中的岗员。一个个故事启发我们: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需要,并且及时给予有效支持,课程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课程的价值也由此显现。 ”

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

让我们珍视孩子的童真天性。

以儿童的立场来追问,

让我们明晰教育的基本元素。

以儿童的需求来追随,

让我们的教育回到最原始起点,

让故事真正成为儿童有效成长的载体。

撰写:崔许霞

摄影:苏引弟

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新昌路园区)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