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大关苑第一小学的stem课程有什么联系呢?STEM教育课程作为现代教育手段,除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体个人素质,还能促使学生从中领悟到STEM的研究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为促进学校STEM组教师深入认识课程概念、过程及特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STEM教育理念和素养,4月19日、5月17日两天下午,大关苑第一小学STEM组教师开展了第五次STEM研讨课——环保小夜灯。

首先,活动从“有趣的入项”开始。在“小手拼世界”的游戏中,学生们即兴创作,用形式各样的海报展示了小组风采。每一张海报中,都有学生思维的碰撞,每一张海报都彰显了学生的创造力。活动过后,学生发现教师提供的这张“纸”的特殊之处以及通过教师提供的“造纸术”资源的欣赏,他们由衷感受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深刻内涵,从而内化环保理念。教师进而指出:生活中不仅纸可以反复使用,还有哪些素材可以反复被人类利用呢?于是,小夜灯,点亮了环保之路。

活动第二个环节:设计图的绘制。通过前面几节STEM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设计图绘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教师从画出台灯基本结构(立体图最佳);标明材料名称;绘出各部分的具体造型;写清楚所需的辅助工具及材料;设计图需配相应的颜色等方面对设计提出了要求。每个小组认真阅读要求,小队成员内一同讨论量表,在江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的想法记录。随后,学生纷纷拿起笔,尺子,马克笔,对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绘制。40分钟过后,每个小组对设计亮点、设计难点、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享汇报,每个小组不仅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还给其他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节环节:产品制作。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享展示。学生从小组的材料获取来源;以及小夜灯每个部分将采用哪些材料等方面进行分享,从分享中,学生发现:部分小组因为生活中材料寻找不易,从而进行了设计图的修改。从学生“试错”的过程,让教师真正体会到STEM课程对于解决问题的培养。产品制作过程,学生遇到“电路不通”、“无法固定”、“电池如何更换”、“颜色搭配”等问题时,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不断试错,不断修改,咨询教师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

最后,产品展示。每一个小组信心满满地将自己的设计的产品进行展示。展示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将自己的亮点用“广告词”方式进行闪亮展示;部分小组成员将产品名称和小队名称进行了勾连,使自身的产品更加生动;每个小组都能从产品性能方面对产品进行反思;学生深刻体会到“变废为宝”的意义。

课后,STEM课程组教师进行研讨反思。教师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引起重视,在本次环保小夜灯的项目式学习中,社会责任感——环保理念与STEM教育培养理念进行融合,尝试构建社会责任感为导向的小学STEM课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探究真问题,实施真问题,达成真学习。希望借此次STEM课,构建更加多元、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新型学习共同体。

撰稿:江思雨

摄影:STEM组教师

审稿: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