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成阴雨洗尘,2021年5月19日晚上,青年教师齐聚教师书吧,迎来了科研新星“墨囊”团第二次研修活动。“墨囊”团邀请了临安区教研室主任陈明霞老师为本次活动指导老师,教科室主任陈鸿琴老师主持活动。

本次研修目的是使“墨囊”团成员全员参与,通过与专家面对面修改课题结题报告的方式,针对课题撰写、实施现场互动答疑,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的质量,提升科研能力。

首先,陈鸿琴老师介绍了她被杭州市立项的教师小课题——《学习地图:基于学生立场的小学高段地方课程学习载体的设计与实施》,她从目前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学习地图的核心概念鉴定、基于“三精”的“学习地图”设计、检测评价量表等角度展开对本次课题的论述。

青年老师们听了陈老师的论述,对小课题的框架结构有了一定清晰的认识。陈主任认为在陈老师的课题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学习地图这个核心概念有新意;文本逻辑性强;抓住了学习载体等。其次,她也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核心概念的鉴定中可以抓住地图三要素;研究内容要把握学习进行,将学习起点作为资源;以生为本,教师不能在此过程占据主导;在研究框架中突出研究内容。

其次,王江艺老师对她的区级立项课题结题报告《小学高段杭剧项目开发与实施研究》展开介绍,她从前期课题立项、中期课题进程、后期课题总结向陈主任和其他青年教师介绍。陈主任对王老师的课题报告提出建议,这份报告的重点应放在实践研究部分,尤其是杭剧项目如何在学校的实施和创新。同时,在报告的撰写中,应做到板块清晰、核心概念清晰、实施内容清晰。她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全体老师思考,如何将杭剧改编成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具有创新意味的新式杭剧。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相信通过亲历课题开题论证的整个过程,各位年轻老师能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对课题撰写的步骤、课题报告的重点有了清晰的认识。本次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盏指路明灯。

撰稿、摄影:陈鑫慧

审核:陈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