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场景:

“这么简单的题,都会算错?!” “真是气死我了!”儿子内心无比恐惧、虚弱地在书桌前哭着。

“哭哭哭!就知道哭!”我的愤怒升级到极点,怒不可遏地给他扔了课本和本子。过了一会,我又开始“开导”孩子:“你的行为导致了我的愤怒,我做这些都是为你好……”多么惨白无力的语言啊。

一年后的场景:

“乐山,你的书写比之前认真好多,继续努力啊!”

“好的,妈妈!”

“数学试卷错题整理地非常认真,真棒!”

“那是,我没问题!”

母慈子孝,快快乐乐写完作业,我还要陪他和弟弟再玩一会拼图、大富翁,睡前两个孩子还要阅读半小时。

两个不同的场景全是来自于我和儿子王乐山,是因为家长的转变带来了孩子的360度的变化。

尊重——把孩子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

“尊重,要把孩子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这句话至今对我的教育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是借由父母的身体来到人间,他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庸。我以前对孩子是管控:你要听话,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严苛的管控下,孩子没有主见。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强。由此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我觉得对孩子好的食物、玩具、书籍给他,他总是拒绝,导致我们都不开心,实际上孩子有拒绝的权利。特蕾莎修女说过:“如果你在评判,你就没有时间爱他们。”但尊重不是妥协,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原则。

尊重孩子,做到并不那么容易,我慢慢地放下父母的架子,在有分歧的事情上尽量进行换位思考。但是尊重不是妥协,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原则,给孩子讲明白,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讲大道理。对孩子的尊重带来了变化,乐山拥有了自尊心,他会尊重父母和爷爷奶奶,关心我和爸爸,经常给我们捶背,对小弟也越来越忍让和包容。

信任——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你,妈妈依然信任你!

孩子的信心来自于自己成功的实践。之前,乐山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事情不敢做决策;不敢自己到小区广场玩,下楼需要妈妈陪着,想和小朋友玩需要妈妈先和小朋友协商……这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我首先从小的事情开始给他足够的信任,培养他的自信心。比如上超市我会让他帮忙列采购清单,按照清单采购,给他权利为自己和家人选礼物。几次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自信心逐渐提升。

其次,对于和小朋友们玩这件事,先是让他学会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喜欢吃的零食都可以和大家分享,他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自己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孩子们在玩,我就在远处,不去打扰他们,出现纠纷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不插手、不干预。乐山在经历了多次没有家长陪伴的疯玩后,胆量练大了,眼睛里的自信神采又回来了。

鼓励——考试是正常检验,分析原因下次继续努力

在学习教育上,之前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和孩子爸爸学习都挺好,孩子也很聪明,他就应该考个好成绩。我在孩子学习上的超高期望和焦虑,也越来越影响着孩子,他也开始焦虑。每次考试前会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觉得对妈妈来说分数比他更重要。

当我意识到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比考高分更重要时,我的焦虑心态慢慢放下了。考试考得不理想,分析试卷前我先表达对他的信任,但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他传递一种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留遗憾。

为了鼓励他,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有一个小小的仪式。我们分别伸出右手做出不同的击掌动作,并配合不同的击掌动作大声说出我们的秘诀:“我是完整、完美、强大、有力、热爱、和谐、幸福、快乐、自信的王乐山(赵蕊蕊)!”这个小小的仪式,让我和孩子更加贴近,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欣赏——让孩子体会自己的价值感

教育观念没有转变之前,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做作业磨蹭,写字不认真,粗心,情绪化……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反映出来的问题,多数是父母的问题,或者是家庭教养环境的问题。为了真正改变自己,我学习了《正面管教》、《看见才是爱》、《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对照自己的问题一一改正。

从那以后,乐山对书籍更加喜爱,每天自觉自愿读二三十分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也带动了小弟乐鑫越来越爱读书了。

结语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是初学者,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尊重、信任、鼓励、欣赏,是综合学校老师和我多次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沟通的结果;也是我作为妈妈真正看到自己教育的问题,开始自我纠错、主动改变的结果。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为此,我们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来学习为人父母,怀着爱心和耐心,陪同孩子们慢慢走。人生漫长,不仅仅只有分数;还有人生独一无二的美好经历,还有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体会……这就是每个生命拥有不同经历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