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疫演练 筑牢防疫战线

为保障师生顺利工作与学习,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机制,细化现场处置措施,明确防控流程的规范操作,提高广大教师处置突发疫情应急能力和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校提供安全保障,9月23日下午三时许,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举行了防疫演练。

一、精心策划,未雨绸缪

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校即成立防疫演练工作领导小组,章汉平校长任防控总指挥,阮志卫副校长任执行组长,负责本次演练的全面部署和工作安排。在演练前,章校长主持召开了疫情防控模拟演练准备会议,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明确演练意义。精细部署演练要求、规范演练操作,强调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熟悉演练流程,做到责任明确、分工科学,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二、晨检入校

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我校对全校师生的入校监查、大门防疫、上课防疫、突发防疫演练、学校消毒演练等几个方面及应急突发状况的处理工作作出了细致、真实的场景模拟演练,每一个环节力求真实、有效,确保在校人员安全。

学校大门是校园安全的第一防线,把好校园第一关尤为重要。老师扮演的学生排一路纵队,排队间隔1米,按照刷脸查看健康码、测温、手部消毒等等一系列步骤有序进校。由值周老师督促学生手消毒,总值周老师在旁边进行巡视。校医穿隔离服,在大厅待命,处理突发情况入校异常。当通过体温检测仪发现学生体温异常或者黄码,值周老师立即拦下,安排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并通知校医,校医立即将该生带至临时隔离室,并避免其与其他学生接触,进行体温复测、登记询问,同时值周领导立即向校长报告,校长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在校发热等十大症状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确认无接触史后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去医院就诊,校医登记信息并追踪就医情况。如询问有接触史的学生,由学校专人马上告知教育局,校医立刻通知属地社区卫生院。

三、午检测温

午管时间正副班主任组织好午检工作。学生安静在座位上就座,班主任测温,副班主任进行记录。当有学生红外线测温异常时,班主任立即报告校医,校医二次测温后发现确实发热,将学生带到隔离观察室,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报告情况,校长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在校发热等十大症状处置流程”进行处置。了解学生之前有无疫情重点地区居住史、途径史,有无与确诊病例接触。确认无接触史后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去医院就诊,校医登记信息并追踪就医情况。如询问有接触史的学生,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由学校专人马上告知教育局,校医立刻通知属地社区卫生院,同时安排人员对该生所经行动路径、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消毒。该班所有学生都带离教室,到学校应急响应方案中设置的备用教室。学校防控消毒组对原教室进行仔细消毒处理。消毒中的教室门窗紧闭,挂上了黄色警示牌。同时,当天上课的教师暂停其他班级的教学工作,同时进行物理隔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跟进该班师生心理安抚与专业疏导。学校立刻派人对该教室进行封闭,贴上封条。

放学实行错时放学,每个年级错开10分钟,按照先后顺序有序放学,各班在规定的放学时间准点到达校门口两边的沥青路等候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放学护送的管理老师严控时间点,将学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学生安全。为避免门口家长聚集,门口会滚动播放语音提示,提醒家长按照相应站在点位等待。

放学之后,学校进行每天进行的清洁、消杀工作。校医和清卫人员对公共区域、教室进行消杀。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就在每位老师心中牢牢扎根,为了每位孩子的健康,日日消毒非小事,一丝不苟每一天。每天会由专人负责检查校园、教室消毒工作,牢牢把好当天的最后一关。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教师们明确了开学后的防疫工作,提高了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理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一起做好准备,共同开启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