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篇:

孩子与父母之间,往往有些隔阂。原因除了代沟引起的观念不同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还挨过父母亲的打,从此记在心里,留下阴影。

其实,没有一个父母,愿意打孩子。每当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心都在轻轻颤抖。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他们才会举起打人的手……每一次打过之后,他们都会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妈妈自身可以使孩子汲取教训,当父母的,宁愿自罚。

所以,我们要理解父母,尤其是我们慢慢长大之后。当然,也有些不讲道理的父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就骂,还喜欢粗暴干涉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选择。

生而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与自己的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与父母交流呢?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那么,走近父母有哪些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主动承担家务;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回家和外出,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等等。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信赖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心情、学习情况、自己的愿望;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主动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时刻牢记父母只会爱孩子,但决不会害孩子。

家长篇:

5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家庭日。我校组织了5位家长代表参加第十四期拱墅区智慧家长讲堂。来自重庆妇幼保健院精神心理科蒋成刚副主任医师作题为《父母怎样读懂孩子的“无声表达”》讲座,家长们了解并重视孩子的无声表达,学习了应对“无声表达”的策略。

初二10班何语瑶妈妈:参加了智慧课堂的家长学堂真的感触还是蛮多的。一、现在的时代在变化,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基本很少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这样一方面她的压力全部集中到学业上,一方面孩子的社会家庭属性相对弱化,同时又渴望参与到社会中去,又不得方法,往往通过手机来探索和这个世界的链接,在手机中寻求被认可感!甚至沉迷游戏。二、孩子的精神世界压力很大,却又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觉得自己对于社会可有可无,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对人生也缺乏热情,只有通过家庭的爱才能让孩子回归!亲密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才能滋养出有爱的孩子,用爱让孩子重新塑造健康的生命观!建立正常和谐的与人相处的方式!社会在变化,家长也要不断成长,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而不是一味否定孩子,亲人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优秀的孩子很多,我们更希望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孩子!

初一6班周邱禹妈妈:参加了智慧课堂的家长学堂真的感触还是蛮多的。在提问环节,所有家长都踊跃举手,问完大宝接着问二宝;问完与孩子陪睡问题接着问孩子交朋友问题,可见我们家长在培育孩子,教导孩子方面是有多着急。老师在分享心里问题环节,声情并茂的分享了很多他在工作中的一些案例,这样会让家长更直观的感受如何注重孩子的心里波动。如成长中的关键时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变化。当家长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排除和干预。我们家长学会接纳,给予孩子关心,理解,包容!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肯定,少用否定词语,正向引导!非常感谢有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们家长有学习的机会,尽可能的给我们孩子一个灿烂阳光的人生起点!

5月18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长学校线上推送了《一份<孩子手机使用指南>请收好》,向家长们阐述了初中生手机使用的危害,手机可以摧毁一场温馨的聚会,一次有趣的玩耍,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父母需要充分交流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意见和想法,并达成一致。文章向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孩子使用手机的建议,以及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的比手机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环境。家长学校的学员认真学习了手机使用指南,并从中受益匪浅。家长们也在群里分享了自己家里使用的手机管理方法。

初二7班闫晴妈妈:读了这份手机使用指南,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多陪陪孩子。1、16岁前不建议给孩子买手机,10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使用手机上网课,家长要设置好秘密控制孩子玩耍。2、孩子在使用手机前,一定要进行约法三章(约定使用权限,使用时间,以及了解手机的危害性,并设定奖惩制度),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的利用手机(关键时刻守住底线,不好给孩子违约的机会,否则孩子会得寸进尺)。3、家长要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玩游戏,一起做家务或者开家庭会议,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还可以促进亲子感情,让孩子感觉到家的爱,而不是跑去爱手机。4、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旅游,增长见识!同时培养孩子独处能力,学会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等。

初一8班苏亦涵爸爸:读完这篇文章感觉都说在点上了,特别是做为家长自律上这点上个人认为尤为重要。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孩子的性格、作息时间、语言或动作表达方式等都是模仿大人的,大人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手机的兴趣程度。孩子的手机上ID账号不设置,让其无法下载其他软件;大人在孩子面前绝不能玩抖音,看淘宝,看综艺节目,打游戏等一切会影响到孩子的举动;在吃好晚饭后陪孩子散步一会,这样大人也不会想到玩手机同时跟孩子之间也有所相互交流,虽然孩子作业没写完但也给她一个缓冲和放松时间段,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

报道:秦佳佳

审核:李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