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响应拱墅区教育局号召,带着学校领导的谆谆教导,杭州市长阳中学青年教师董翔踏上了奔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漫水乡中心小学的旅途,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生活。

来凤县漫水乡中心小学座落于酉水河畔,背靠巍巍大山、东与湖南交界,南与百福司镇毗邻,西与绿水接壤。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一所全新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始建于1940年,新建于2006年,60多年的风风雨雨,学校经过了四次整体搬迁,但漫水乡中心小学始终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都有一定的位置,走在全县同类小学的前列。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是漫小人的目标,团结拼搏、争优敢先是漫小人的精神。

初到学校时,董翔老师就被邀请参与了数学组的观摩课和评课,整堂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借助生活实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堂氛围融洽,教学效果获得了教研组的一致好评,尽管山区条件有限,但是学校在教学上一直在探索和进步,这也对支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上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教学。

紧接着,董老师进到支教班级和学生们见面,孩子们用热情明亮的歌声表达着对董老师的欢迎,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董老师感慨:孩子们在学习上很用心,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能及时来办公室订正,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功课上补缺补弱。

9月28日上午,学校举行了漫水乡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董翔老师作为评课组代表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董老师真诚说亮点,委婉道不足,引领大家对每一节课进行再思考,为教师们指点迷津!通过听评课,董老师感叹自己的收获满满!

10月20日上午,学校组织全乡教师举行了支教老师优质课示范交流活动。 董翔老师为全乡老师带来了示范课《分数除法的应用(1)》,整节课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目标明确,节节相扣,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恰当的点拨,启发学生自主获取新知。在课后的教学研讨会中,董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思所想所做,倾心传授,和老师们一同探讨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10月27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支教老师针对学校教研情况进行的教研分享讲座活动,学习伊始,董翔老师就阐述了他的观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他首先给大家分享了长阳中学的“Top课堂”。他说道,学生通过独学、互学、助学构建协同学习共同体,达到乐学、肯学、会学最终能学会,真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幸福,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紧接着,董老师指出来备课的“二、三、五”原则,并为大家逐条分析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指引大家真正将备课落到实处,从备课时对作业题和检测题的精选,再到备课时应攻破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易错点,以及最基础的“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老师们纷纷感叹受益良多,对于如何更深入的进行备课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最后,董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长阳中学组织教师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让全场教师大开眼界!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分别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和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针对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董老师很有感触的说道,农村孩子的淳朴深深感动了他,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和孩子们相处的很愉快,他认为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到学生的学情,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

为期一个月的支教结束了,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有两地教育局领导、长阳中学和漫水乡中心小学领导、老师的关心和照顾,让董老师的支教生活倍感温暖。一个月的支教工作尽管短暂,但忙碌又充实,平凡的工作却留下深刻的记忆。他感慨:支教,让他走进了农村教育的一线,支教对他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