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每学期一次的渔韵周总结暨校本培训在二楼报告厅如期而至,全校老师又一次相聚一堂,回顾渔韵活动中发生的收获与困难。

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雅萍老师进行简短的开场白后,各年级组长依次分享年级组的渔之 韵周项目学习。

奇妙的蛋

一年级的俞淇莹老师从任务、设计、展示三个方面介绍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与收获。它们的主题是奇妙的蛋,通过驱动性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确保鸡蛋不破碎?”引导孩子设计并制作终端产品“护蛋器”,并在班级里通过“将鸡蛋放入产品中后从同一高处降落来比一比效果”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在设计时迸发出许多奇思妙想,制作护蛋器时也能思考到实际生活中便于携带的问题,不容小觑。但是,俞老师在最后也提出了本次实施中老师们发现的困难:理论支撑不足,动手能力有限。如果有更多的理论支撑后,也许可以有更多更细致的方向帮助学生研究。

当家小孩

二年级组长董琳老师在汇报中表示,孩子们在本次渔韵活动中尝试了一回当大人的滋味。 “如果让我来当家,这一天我该做什么?”这样想法常常会在小孩子心中不断冒出,而这一次就将它变为现实。五一期间居家实践,在校有医护工作身份的家长志愿者传授简单的应急救援技能,老师们带领学生利用规定的资金外出购买需要的食材,最后用自己购买的食材做出水果拼盘。将梦想变为现实,有趣又能受用一生。董老师在最后也为下一轮的课程设计提出了一点小小的改进建议,希望能考虑更多的社会基地,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

助鸟行动

三年级的“助鸟行动”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年级组长徐莺老师带领着全年级的老师一起合作开发了这个项目。这个新项目不仅是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更是对教师团队合作能力的考验。课程设计经过“确定主题”、“界定目标”、“分组设计项目”、“选择知识点”、“设计活动”、“交流介绍”、“修改改进”,并在修改改进时不断迭代,得到最终的项目方案。基于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春天是鸟儿繁衍的季节,为了更好地利用身边的材料,根据鸟喙形状特点,设计一种能为鸟儿提供丰富食物的喂鸟器”——学生通过“走进鸟类”、“设计喂鸟器”、“制作喂鸟器”、“推广喂鸟器”四个过程制作出实用且有创意的喂鸟器,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感恩与生命之重。这些同学们制作的喂鸟器,现在还在学校里挂着呢。

西溪探秘

四年级项目的驱动性问题是:“如何设计一个好的生态系统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在此问题的驱动下,以生态极佳的西溪作为研究的模板,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融入自己的生态理念,创设生态系统模型,也通过此次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真情实感的生态文明教育。年级组长虞婷婷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一是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还是要重视分享和展示,可以通过设计多种不太占用时间的展示方式。二是生态模型制作环节,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足,也许可以通过专家进行正确引领。

良渚探秘

六年级组长方丽在汇报中表示,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参与上学期精心设计的“学校设计师”项目的锻炼后,在本次项目中展现出的合作学习能力令人刮目相看。本次课程围绕“良渚文明为什么消亡”设计了一系列“探秘”活动,揭开良渚古文明的神秘面纱。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成长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绘制图纸、制作模型更为得心应手,也体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情况及时变通,能对学生地制作过程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管理整个项目。时间虽短,但最后制作出来的模型精美,创意十足。

在各个年级汇报完后,王威校长做了最后的总结。渔韵项目含有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多年的心血,一起投入大量的时间,经历多次的打磨,参加过数次的展示和评比,是一个得到过多方认证的、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中有明显成效的好项目。我们要将好的东西继续流传下去,也希望在日后的渔韵项目中,老师们提供更多的想法,让项目更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贡献力量。

撰稿:黄 晨

摄影:韩 桢

审核:朱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