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为了促进教师的进步,家长的发展,确保教育的实效,在周德勇校长的带领下,文渊小学不断创新载体,致力于课题——《文渊范式:基于成长营的家师共研模式的研究》的不断深化。在这三年来,课题的成果丰硕,分别在省市区立项,并获得市级一等奖的的好成绩。但学校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依旧持续而有效的推进“家师共研”活动,使得教师和家长受益良多。

在2018年11月19日的晚上,基于家长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周德勇校长再次带领着青年书社的全体青年教师聚焦重点问题,以“角色定位、家校沟通、威信树立、提高专注、习惯养成、有效陪伴”作为6个切入口,针对一年级的家长代表,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旨在推广课题经验的同时,促进家师关系相互理解、融合,平等研讨“1+1>2”的家校育人计划。

主题活动一:“明确家校职责,携手共助幼苗成长”

活动教师运用情景剧的形式,真实再现案例实景,引发教师和家长的大讨论,抛出敏感性大话题——什么原因会导致家师矛盾的大爆发?如何避免或解决家师矛盾?问题一经抛出,教师和家长都各有话要说,在坦诚公开的环境下,教师和家长互相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理解问题,原来棘手的情况,一下子就化解了,让教师和家长感悟诸多。

主题活动二:“沟通艺术”

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期间沟通就显得重中之重了,但是,在现在的生活环境中,家校沟通的不畅却滋生了诸多的问题。本组的活动就以案例再现——畅所欲言——盲眼扫雷——语气对比——总结分享的5个环节,逐步深入的展示了沟通时语气、内容的重要性,让家长和教师充实了解说话的艺术,畅通沟通的桥梁。

主题活动三:“树立家长威信”

威信这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魅力,无处不在的指引着孩子的成长。可是近段时间“我的孩子怎么不听话了”,“我的学生怎么不听话了”的话语频出,为什么呢?不凶,不严,不作为?在这一个个误区之下,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逐个打破,认真分析,并结合实际游戏和案例指引来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采取恰当的行为。

主题活动四:“橡皮告诉你”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什么事都是两三分钟的热度,缺乏专注力。这也就要求着教师和家长必须不断致力于学生专注力的培养。那么,这又该怎么做呢?活动中,在徐晓媛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的家长和教师都以亲身经历的形式,体验游戏,探寻方法,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主题活动五:“小苗我们共同呵护”

低年级教育的重点浓缩起来就是四个字——培养习惯,或者说是养成教育。而为了做到此,家长的意识和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活动中,陈挺帅老师另辟蹊径,在传统的游戏和案例的基础上,现场指导起家长的正确书写姿势,让家长能够直观深切地感受到习惯养成的不易,从而确保培养孩子习惯时的耐心与细心。

主题活动六:“长情的告白”

在主话题“有效陪伴”的牵引下,范彩莹老师聚焦四个子话题:1.观看了视频,谈谈你的观后感,2.什么是有效的陪伴,怎么做好陪伴?3.有时间陪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怎么控制陪伴时的情绪?4.没时间陪伴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做什么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与爱?从分组的个别研讨到集中分享展示,让所有与会教师和家长都有机会畅所欲言,使得自己真实的问题得到针对性地建议和指导。

同时,为了推进“家师共研”活动的不断前行。活动现场还有幸邀请到了余杭实验小学的高立敏老师到场实地指导。在总结会议中,高老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本次活动。其一是肯定,她充分赞扬了青年教师的努力,在细小的切入口中,挖掘深层次的内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美呈现,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团队力量。其二是质疑,她在亲身走访活动现场活动中,也向在座教师提出了思考所在:既是共研,教师的研又是如何体现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如何做到信息的及时传递?如何对家长语句的中概念性问题进行纠正?……诸多的反问,引起了教师的不断思考与反思。其三是指导,她从自己一线的实际经验中,针对“专注力”、“有效陪伴”、“家校沟通”三个层面,开展了微讲座,让在座低段的青年教师得到了专业的思想引领,受益匪浅。

在习习凉风中,此次“家师共研”系列活动完美结束。但它却又为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及活动指明了方向!

相信“家师共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必将成为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助推器,为社会不断培养智慧型家长和勇于探索研究的青年教师。

撰稿人:曹敏芳

摄影人:陈飞、黄蕾、李梦雪、顾一青、

胡佳乐、姚逸、周梦佳

审核人:周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