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建党100周年以来,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鸡毛信——海娃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粘着三根鸡毛, 就明白了, 这是最最紧急的信,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绵羊的尾巴里。虽然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但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敌人挥着大刀,逼着海娃赶羊带路,他机智地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便趁机拼命往山上爬,越爬越远,气急败坏的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剧痛,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终于,海娃成功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海娃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锤炼本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撰稿:李路奇

审稿:胡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