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拱墅区STEM教育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教师代表、共建学校代表携手云端,共话项目化学习的小专题研讨。同时本次活动也是“城•墅”STEM项目化研究共同体第2次研修活动,并特邀嵊州市、海宁市的教师们参加线上即兴工作坊,活动由拱墅区STEM教育研究员主持。

项目微题之我说活动共分两个大环节。第一部分由三位教师分享项目化学习的小专题研究,结合教师在实践中的梳理,探讨微型研究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将线上教师随机分成十组,并选择和议定某一专题,开展互动研讨,最后形成观点报告。

杭州市青蓝小学的王雯雯老师给大家带来“基于大概念的单元复习项目设计策略分析”微型研究,她针对现阶段复习低效化、碎片化等弊端,提出以项目化的方式统整单元复习,通过大概念建立关联,实现知识迁移。通过“重构”“提炼”“选择”三环建构单元复习闭环。

杭州市星澜小学的童婕妤老师就如何破除校本研修发展瓶颈,给大家带来“卷入·破界:基于项目化学习校本研修新路径——以工作坊为例”微型研究。她提出以“促实践、高合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变入为出”,实现校本研修全员卷入,推进全校范围内项目化学习从“知”到“行”的完美落地。

那么在项目化学习教学中如何设计和运用学习支架呢?杭州市澎雅小学的 沈强老师与大家分享“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实施”。他从学习支架的定义、设计与运用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遵循目标导向,按需搜寻的原则,可以以活动、环境、互动、物体、用户,这样的用户移情表来发现学生在项目化学习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着在实施阶段,依据解释在先,便于使用的原则,以“奔驰思维法”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技巧。

接着开展四区线上工作坊,卢老师先介绍工作的组成,共设置1名坊主、10个小组、5个专题(学习支架、核心概念、课堂观摩、任务链、项目优化)、12名观察员。全员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在钉钉群中开展了即兴线上工作坊活动,小组通过经历无领导研讨,确定要研究的讨论专题。接着明确分工,针对专题的问题进行素材的整理、案例的分享。本次研讨教师们主要选择了项目开发与实施中的困惑,挖掘了“学习支架的设计”、“课堂观摩”这两个研究主题。

成果展示之际,成员通过PPT汇报分享云端工作坊的收获,第一组分享支架创生的“明确目标”、“充分模拟”、“寻找支架”的“三步走”策略。第十小组聚焦《滚轮尺》课程观摩,在驱动性问题、支持性活动、学情性评价上对本课给予了高度赞赏,并对项目学习提出了改进意见。

最后卢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微型研究分享、即兴工作坊、小组共创等多样方式带领老师们深入了解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设计、学习支架的创生。我们应该以“项目化学习”为研究的抓手和切入点推进课堂改革,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实现“双减”的有效落地,以此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这样一次活动既是专题的研讨,也是教师基于经验的快速反馈。我们既要看到这是一次互动,也让教师经历一个小的项目式体验。我们还可以思考在线上教研中,我们如何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承担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学无境、思不止、行不尽。此次别开生面的云端工作坊,深度探索教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技巧与方法的教学实践,以PBL的方式学习PBL,让大家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疫情背景下,相信云端工作坊将成为项目化学习研修的新形式。


撰稿:李凌娟 摄影:全体教师

审稿:卢夏萍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