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在《这也是生活》中提笔写下: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当下一切,你我皆在其中跌宕。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思考些什么?你肯定会质疑,我们无法决策,也无法奋战前线,我们只是一名学生,有什么可思考的?但,你忘了吗,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从大人手中接过这一整个世界。

“疫情当下,我可以做什么?”长阳中学的语文组为此专门设计了“疫”系列作业:“疫”线面孔、战“疫”日记、论“疫”说理、“疫”情之后。我们力求使之成为一门特别的课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声。这一次七年级语文组将重点推送“疫”情之后。

话题二:我来谈复学

网课上线,褒奖与贬责齐飞。各方严守,复学可待。

复学还是网课,这是一个问题。面对复课,作为中学生,我有话要说!


是复学,还是网课?

707班 胡婧雯

云蔼蔼,乌云氛氲掩映新月,揉碎微光。忧悒的阴雾萦绕城市,点点星光透过云雾,拥入人间,盼着明日的晨曦。

早晨,抚着阳光,一如既往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网课。突然回忆起前几天舆论着的复学一事,心中万千思绪涌了上来。或许有人认为开学好,比起在家怠懒因循地听着网课,学校书声琅琅的环境才是学习最好的地方。可疫情当下,去学校真的不会感染,不会人心惶惶吗?我认为,复学实在不妥!

众人皆知,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高的病毒。学校的教室,食堂,操场总是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即使戴着口罩,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感染。听到有人说:“整天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出去走走不会有什么事的。”但我们得明白,能被困在家里实属幸福,有些人却被永远困在了2020的冬天……即使困守家中上网课,各类打卡、视力飞涨,但我们却能远离外面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离凋落又无奈逝去的一幕又一幕。

原本“宅”这个字在众人眼中都是贬义的,可现在“宅”在家里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虽然疫情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可却有人说“疫情已经过去了,不用担心传染”“怎么还不上学,疫情都好转这么多了。”甚至还有人说“疫情都过去了,口罩都不用带了”等等这类的声音。可是,病毒还在我们身边徘徊,它或许还在等待我们下一秒的放松警惕。新闻上此类因大意而患病的报道,仍历历在目。所以复学,无疑是对疫情防护的松懈。纵使网课有千万个不好,也不及学生的身体重要。不出门,不复学,不自找危险!

黑夜期盼阳光,就似我期盼春天般。我会好好待在家里,认真上网课,认真汲取知识,愿明天疫情已经结束,大街上满是人们的欢声笑语,学校里充斥着朗朗的读书声,整个中国早已有了全新的面貌。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只希望不会有人随便出门,不会有学校,单位随便开学或开班。2020拉开序幕,骤雪浓雾,前路漫漫长冬,但再大的风雪夜阻挡不了一束光照亮人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涅槃重生后,我们更加强大。


2020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

706班 王欣雨

随着新冠病毒的迅速扩散,从武汉一直扩散到周边城市,从几百人变到上万人,开学也因为这次疫情变得遥遥无期。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们也在家里上起了网课,通过很多平台获取知识。

随着一天一天过去,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警察和志愿者们的奋斗,从每天几千几百的感染量慢慢下降,下降到几十个人,很多城市也变成了0感染。我知道,我们离回学校上学不远了,马上能在教室里上课,和同学们打打闹闹。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这次病毒可以靠唾液传播,如果开学了有些同学不带口罩怎么办,口罩量不够怎么办。经过调查口罩生产出来不能马上使用,要15天左右的杀菌剂自然挥发才能投放使用。

消毒也是个大问题,学校的消毒是否能做到方方面面?是否可以消毒到每一个角落?是否可以在学生进校时消毒杀菌?同学是否该带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还有免洗手液?学生的座位按要求隔开1.5米教室是否够用?用到公共物品时怎么办?是否要减少待在教室里的时间和减少在密闭空间里的活动?实验室是否要酒精消毒?老师批完的作业是否都要消毒?这些细微的地方是否都要想到,哪怕是用过的粉笔,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前都要考虑到。

食堂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学校的菜品怎样保证食品不被污染,学校怎样控制食堂用餐人数和完全消毒:吃饭时是否要两人一桌?学生是否要自带饭盒、饭菜?学校食堂叔叔阿姨怎样保证安全?

对于以上问题我提议,在完全没有接除疫情的情况下大家应该进校测温,每3小时班主任测一次温,学生不留晚学马上消毒。学生最好尽量做到随身携带消毒纸巾和消毒液,有条件最好准备免洗手液。学校食堂分流吃饭,自带饭盒餐具。做到吃完理就好餐桌,减少食堂阿姨的工作量。学校多组织大家在操场透气,不在室内体育馆上课,积极组织大家运动。实验室用紫外线消毒,多种植绿植净化空气,每天开窗透气。

希望我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学校可以重视和采纳,我们一起打造美丽的未来。?


网课与复学

702班肖畅

疫情当前,学校停课,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战场由线下转为线上,然而最近的一些问题却不能忽视。疫情爆发的突然性打得众人措手不及,
    大家都在商讨什么时候复学。我想说,一个事物本来就有两面性,我无法断言网课到底是利大还是害大。但是我可以保证无论是网课还是到学校学习,要学习的人永远是在独立的学习,不学的人再去逼迫也只是被动的学习。网课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的认识和运用都不一样,但总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相信真正的学霸是真的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整天学习都没事,可以合理控制时间。
    有人说:“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时间是很公平的,假期结束后,松懈放纵的人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坚持自律的人则会越来越优秀。假期里的放纵将会成为开学后的鸿沟。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说: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的确如此。学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那些其他人放纵的时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续自律。但是不愿意学的人,哪怕是开了网课,也不会好好认真的学。“学霸在屋顶蹭网上课,学渣在被窝假装打卡。”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所以我觉得如果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可防可控,那复学就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学校教室是一个很多人密集接触的空间,流动人群太大。从扩散和传染的角度,同学和老师们每天还要回家,接送的家长,或者说是自己回家的同学,也不免要出门,乘坐交通工具等等。这样子一下子又扩大了传染范围,所以我觉得还是等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保障同学们的安全的时候,再复学比较合适。
    虽然说复学的必要性很高,但是复学的危险性也不低。


等待花开

703班 余志成

我们期待着春暖花开,那美丽的景象在我们的脑海中舒展开来:嫩草又在校园的土地里摇晃着脑袋,操场上又有了同学们在阳光下奔跑的身影,欢声笑语,在空气中酝酿……

这本该是一个美好的春节,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肆无忌惮地在神州大地上奔跑,才让炎黄子孙饱受病毒的折磨,但人间有大爱。

受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只能待在家中上网课,但我们仍然想要快点复学,早日见到博学而又和蔼的老师,早日见到与我一起在友谊的大海上航行的同学,早日见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校园。

尽管同学们复学心切,但在疫情彻底控制前,绝不能提前提前返校,因为那不但会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同时也有可能会给一线人员带来负担。学习不一定要停留在学校,就算在家中也能像在学校那样让老师传授的知识成为土壤来滋养我们,让我们长得枝繁叶茂。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只要足够自律,也能成为自己超越别人的最好机会。虽然前进的路上或许有些的疲惫,有些的寂寞,但只要满怀初心,携带自律,定可以到达遥远的彼岸。这样说来,复学并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能否在家中保持着自律和一颗好学上进的心。

自律是一个大头钉,在生命中克制住自己的本真,让自己不迷失方向。惰性却犹如一个茧,有些人却怎么也跳不出去,但只要我们足够自律,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终究会化茧成蝶。虽然我们不能待在学校学习,但待在家中学习,也同样能让自己超越别人。疫情限制的是我们行走的脚步,不是学习的脚步,所以复学不一定需要急切,只要心存一颗好学的信念,那么你仍旧能够学的很好。


严冬过尽绽春蕾

705班 盛晨茗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蔓延,截止3月4日,已经有三大洲的22个国家宣布或实施了停课措施。全球目前已有超过2.9亿学生的学业因学校停课而受到影响,这一数字史无前例。

尽管现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讲学教育,我还是认为这样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长时间坐在电子屏幕前,是否会对我们的视力有所影响?独自在家听网课,能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老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是否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任务呢?

告别网课,如期回校,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奢望!

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还在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与病魔作着不懈的斗争,但是随着复工大军的热潮已过,现在的疫情基本处于控制状态。截止3月6日24时,杭州已连续16天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学校是学生的主战场,所以我认为只要加强防范意识和做好保护措施,复学是可以被我们提上日程了。

复学前应该严格做好全体师生的摸排信息工作,对于在杭州居住少于14天的人员禁止进校;复学前应该对学校进行卫生清洁,经常有人触碰的地方应该派专人定点定时采用酒精消毒,在洗手间要放置洗手液;在校内相对偏僻处预留一件教室作为短暂的隔离室,以备急用。复学后每天都要在早晨例行体温检测,杜绝发热人员进入校园;中午食堂排队取餐时,前后人员应该保持1米间距,就餐时不应该面对面入座;在上课期间,同学之间严禁交头接耳,要始终保持教室开窗通风。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办法总要比困难多,严冬终会过去,光照大地,春暖花开就在眼前。


有所思

705班徐欣悦

尽管这个春天到来的有些特别,但我们还是与它相遇了。

2020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庚子年。好像这一年的初始,地球就教会我们学会珍惜:燃烧了半年之久的澳大利亚大火,巴斯基坦的蝗灾,菲律宾塔尔火山的再次爆发,加拿大的暴风雪,南极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巴西的全新神秘病毒,以及美国、尼日利亚、中国相继爆发的各种病毒……

这些接踵而至的灾难严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将来更有可能会危及人类生存。

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这个人群密集,但又避免不了言语的场所,既不能病垮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不能落下课程。疫情期间,全国学生都要在家上网课。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一些同学可能不在学校没了老师的监督就懈怠了,手机电脑在手,也没办法集中精力好好听课;相反,一些自律的同学反而更能分配好时间学习。返校后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努力的同学越来越优秀,自控力差的同学,成绩也越来越靠后。这使老师的教学也变得困难。所以“网课”的上课效率,不比学校上课效率。

近几天,疫情也有了很大的好转,陆续有企业复工了。那么学生到底应不应该复学?

虽然有些省份已经陆续准备复学,但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还是应该要等病情稳定再做打算。老师授课难免要说话,戴着口罩会听不清,影响课堂效率,若是这样,倒还不如在家接受网课学习;一些比较叛逆的同学还可能会在下课期间把口罩摘下,去吓唬人,所以需要老师轮班巡视。既要授课,研究教案,管理同学,还要监督同学们的防护,工作量过大,容易累垮身体;还有学生就餐问题,不自觉的同学总要边吃边说一两句话,很可能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传播。如果是这样,那么又将持续延迟复学。

作为一名学生,我又很希望复学。课堂上总要因为网络问题耽误几分钟,在家的学习氛围也不比学校。

网课期间,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自律”。把家当作学校,把上课的地方当作教室,在教室上课,自然不能喝水、吃东西、走动,甚至躺在床上。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便利,听不懂的内容反复看回放,不懂的知识点及时提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只要有一颗好学的心,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知识,一定都能有所收获的。

我们是长阳学子,我们在思考。

世界赠我冬雪一捧,我便还她春光一把。


素材提供:七年级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