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7月10日,“用光影构筑课程美学”——第三届影视欣赏与教育写作课程暨浙派语文名师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正式启动。来自省内外的优秀教师及业界人才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影视创新课程的优秀经验,探讨电影与基础教学的融合与发展,交流影像教育的意义。潘素文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工作室成员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学典礼

跟随着影片《光阴的故事》,与会老师们回顾了前两届电影论坛的盛况。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马骉,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吴卫东先后致辞,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肯定与期望。开学典礼在全体老师合唱《光阴的故事》声中落下帷幕。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马骉致辞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致辞

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吴卫东致辞

❊大咖视角

黄亚洲老师致力于剧本创作,他提到剧本创作就和小说一样,“虚构要建立在强大的逻辑基础上”,他分享了自己作为编剧在刻画影视人物时的经验。

余韬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影视教学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影视教学的发展历程与成果,也分享了影视教育走近课堂的经验和关于影视融入学科课堂的几点思考。

陈大伟教授就“教师怎样专业地‘读’教育电影”向与会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读”教育电影中的方法与收获,并强调了教育电影对于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性。

❊影视课堂

老师们给台上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影像课程,与孩子们一起探索光影之美。郭初阳老师带领学生阅读《野草》,赏析《西北偏北》影片片段,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鲁迅的分镜表。邓夏秋老师带着学生一同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冒险,引发学生阅读和观影的兴趣。张菡君老师以《九色鹿》为着手,和学生一起享受光与影的流淌。

❊名家对话

在“影视课程五人谈”环节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老师(王开东、叶黎明、郭初阳、王小庆、邓夏秋)对影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学术上的交流。

两位语文名家倪江、王开东围绕“好书与好电影——跨学科语境下的教育追求”话题展开对话,他们从时下热门的影视作品入手,用电影打开了语文新视角,探讨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异同,提到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电影是语文很好的一个跨界。

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赵群筠与新锐导演祝新回忆《漫游》等拍摄往事,从一部部祝导自制影片中寻求一个男孩的独立和成长,寻见电影的魅力。

❊代表分享

在“真实与丰富,深刻与美好”主题分享环节,五位与会代表上台分享团队在影视教育方面的核心教学理念以及近期成果。

❊工作室学员感悟

大卫·林奇说“电影的好处之一就是它能表达一些言语无法表达的侧面”。

当“审美创造”被列入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诗意栖居的形式来建设美好,并且以课程的名义,让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突破概念的藩篱,突破形式的束缚,让孩子,也让教师自己,在喜闻乐见中发现世界的奇妙,在阅读、欣赏和书写中表达自己,从而不仅收获知识,更丰盈情感,建设精神。

影视,正带着这种美的品质,赋予我们眼界,赋予我们力量,也赋予我们生命。它仿佛悬崖峭壁上我们所瞥见的那盏灯,孤独却又坚定地帮助我们对抗不确定的未来,对抗焦虑,疗愈人生。影视学习会带来新知识,也会带来感动与思考。

在影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带着更加开阔的眼光,辩证而有诗意地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

期待明年夏天我们继续在一起,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开启另一种教育和人生的可能!



撰稿:陈懿莉、潘婷婷

摄影: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

审核:潘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