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校园的管理。技术赋能教育,引着我们走向教育现代化的春天。7月2日,拱墅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实践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活动在杭州市星澜小学如期举行。出席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研究院院长、智慧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沈旭东,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杨俊锋教授,杭州市星澜小学书记、校长卜杭琴,区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星昌,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师训部主任洪飞,区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冀新花老师,以及第一批、第二批参训学校分管校长、信息技术员和师训员。

活动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技术支持下的展示课,由杭州市星澜小学王佳琳老师执教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

王老师带着学生复习了电路检测器并动手自检,继而领着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中的一些材料是否导电。课上学生科学严谨,正式探究前,先预测,再实测。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和学生请出iPad,使用UMU互动软件和希沃授课助手。每个小组将活动中的预测以及实测的结果填写于UMU问卷中,并将实测的证据拍照上传学习圈。课上基于每组学习实情,及时反馈交流,再将汇总的数据、实证材料以西沃授课助手实时投屏,迅速直观呈现,效果好。

点评中,杨俊锋教授认为这是一节充满设计感、很灵动的课,问题贯穿始终,围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四个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技术的应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很好的配合,巧用放大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用UMU了解学情及作业布置,及时拍照同屏上传教学反馈,活用互动游戏验证课堂效果等,解决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充满智慧。

第二板块是五所学校代表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经验分享。

杭州市文晖中学韩利栋老师从“组建学校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明确培训目标任务,组织分步实施”两方面介绍了学校推进情况。学校尊重教师需求,确立整校推进目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最后韩老师给第二批实施校提出了建议:管理团队要分工明确,组内相互帮扶;创设助于项目推进的氛围和条件等。

杭州市长阳中学钟一丹老师呈现的一张“时间总览表”清晰展现了学校整个实施进程:部门联动,打通信息壁垒;方案制定,明确培训需求;线下研修,深化价值目标;能力考核,检验学习成果。实施以来,老师们增强了学科与技术融合的意识,信息应用能力有显著提升。最后钟老师给出了“一份方案”“一支团队”“一个群体”的中肯建议。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陈益杰老师围绕学校如何有效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享。师徒结对新理念,技术“反哺”新机制,有效解决了老教师信息化“抵触”心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理论学习作为第一阶段,教研+课堂+办公管理的应用实践作为第二阶段,以活动为载体,整个过程阶段式高效推进。在教育教学、办公管理等,学校应用技术为老师减负,以项目为驱动,形成闭环,使提升工程校本化,并得以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德胜小学王建成老师以《变“+”为“—”——以人为本推进德胜小学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落实》为题分享了德胜实施过程。学校根据教师实情,以人为本,基于教师切实需求,制定实施方案,还利用积分制、结合校本培训等助推整校实施,为教师减负,为管理减压。王老师最后还给出了贴地的建议。

杭州市星澜小学沈小臻副校长以《基于问题导向的“三字”策略》为题,进行了星澜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经验的分享。梳理分析、反思提炼星澜顺利实施整校推进工作,得益于——“早”“合”“勤”这三字。基于预估的各种问题,星澜早调研明需求,早定小组分好工,早统筹分阶段,早组织早安排,聚焦需求早预约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留足时间,做好保障。五育并举,内容形式的融合整合,线上线下“合”,技术融合,各团队齐心合力,优势互补等,则高效处理好了线下实践与各学科原常态化教研活动的关系、教师技术水平差异等问题。勤学勤看多问,勤了解勤帮助,勤报道勤宣传,勤交流勤反馈,有效解决了师加网操作、教师完成作业及提升教师实践积极性等问题。星澜基于教师需求、切实扎实踏实的推进工作产生了实效,让每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大飞跃,信息化应用全员全学科覆盖,从单一技术应用到多样技术的融合创新,助推了课堂教育教学水平的大提升。

最后沈旭东院长作总结讲话。沈院肯定了五所学校的推进都是基于教师需求,有目标、目的,有策略有举措,甚至有检验。基于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诉求,沈院从“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做什么”深刻阐述了提升工程2.0的意义作用,提出了整校推进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指出“2.0”要有别于“1.0”。在整校推进中,不只是学技术,更要着眼于课程问题、教学问题,要引领、指导教师在实践中用技术减轻课程、教学上不该有的负担问题,解决原本不能、不易解决的教学问题、学习难点,让技术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真正将技术应用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师真切体验感受到技术应用有效性、便捷性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培训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培训实效。最后沈院更高屋建瓴地预测了提升工程3.0可能是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空间的改变,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借着信息提升工程2.0的东风,各校必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共同画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最大同心圆,助推拱墅教育再上新台阶!

撰稿:杜俊一

摄影:张羽逍

审稿:沈小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