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为提升班主任及全体科任教师的德育素养,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艺术性。2022年9月,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拱墅区名班主任施莹老师莅临育新高中,为每位参训老师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施老师宝贵的带班经验让众多班主任受益匪浅。

施莹,杭州市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拱墅区首届名班主任、拱墅区模范班主任、拱墅区有温度教师、拱墅区优秀教师......

带班理念:守护心灵,点燃热情,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演奏同心协力!

教育追求:以心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尊重和成就学生!


施莹老师从边界感和规范说起,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做一名专业的优秀的班主任。

首先,施老师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告诉我们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使命,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但也要有一定的边界感,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而不是保姆。

其次,施老师从专业角度分析了一位班主任工作者应该重视学习和积累,思考和创新,其中,积累和创新尤其重要。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是我们教育的方向。

最后,又从建立家长群,教室布置,考试分析,做好各种行为规范、成绩、活动的记录四个方面来说明新班成立后的一系列重要工作的方式方法。

施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和经验,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抓住各种契机来搞好班级建设,比如:问题和冲突的出现往往是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最佳时机。她还强调说,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把更多的舞台留给学生......

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两个小时的培训悄然结束,但是在我们心里,因为收获了满满的干货,因为收获了更多有效的方法,因为心中更加有了努力的方向,似乎班主任工作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会踏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培训感悟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有时教会,常常帮助,总是关注。”施莹老师用这句话总结了她的工作经验,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班主任工作中老师不是神,我们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思考创新,成为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施莹老师字字珠玑,其中有一点对我颇有启发,就是问题和冲突的出现,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凝聚的最佳时刻。我作为一个尚不成熟的班主任,看到施莹老师的案例介绍,我知道怎样更加合适的去处理每一次的矛盾。通过矛盾,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爱护学生,使班级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方湘君


听了施莹老师的讲座,感触最深的是真实。施老师每一个实例都像在我身边刚发生的故事;每一个解决方法都像是我午夜回想苦思而不可得的妙招;每一个小细节是对学生的爱和真切。让我受益匪浅。——叶润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听完施莹老师讲座最直观的感受。施老师讲座里满满的干货,没有大道理,却从案例到操作每一步都走进了我的心里。

施老师详细介绍了班级成立之初及成立后可以做的事情及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为我们的工作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指导,也让我可以深刻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问题。

用心,动脑,除了爱,责任心,一定要多动脑筋,只有爱与脑结合才会带出真正的好的班级,培养出有情有义的学生。—— 王连鸿


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对于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时也会迷茫:如果和他们打成一片,师生关系确实很融洽,但是学生也会变得较为松散,规矩行为变差;如果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学生的纪律确实会有所提升,但师生关系容易紧张甚至会产生摩擦。

但是听完施莹老师的讲座之后,我明白了对于师生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感,不能过分亲近,不能为他们做任何事情。但我们也不能与学生过分疏远,这样师生之间没有沟通,缺乏人文关怀也是不行。教师是需要一份情怀在的,但是我们不是神,我们需要的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陶磊


听了施老师的课之后,我更加明确了我后期努力的方向。

第一,在管理班级方面要适当的放手,让同学们参与进去,这样孩子们感触会更深。我们马上也要举行运动会,我现在也在试着让他们多参与进去,孩子们的积极性确实高了很多。

第二,有些东西也要适当的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纪念,以前很多事情做了也没有留下纪念,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模糊了,而且我觉得这样也能够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

很多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多向施老师学习,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一定要从细节做起,用心做事!—— 邹乌兰


施老师从边界感和规范说起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要分清楚边界感和职责,我觉得有时候我就是没有分清楚,总想用感情管理班级,其实应该先法治后仁治。在高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人生导师,不是人生保姆,所以即使在卫生、各项活动中,班主任更多的应该是指导他们怎么去做。当问题和冲突出现时,对于非紧急状况的学生问题,让子弹飞一会儿。这点对我感触很深,需要调整自己之前的做法!此外,需要留心多收集素材,很多节日或活动时,可以给学生集体举办,让学生们有仪式感,抓住各种契机,做个有心人。—— 王雪平



END

文稿:吴糖熺

摄影:陈旻超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