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碰撞,成果分享

——记学员“未来学习空间”设计方案首次分享会

以“未来学校环境和空间建设”为研训主题的工作室研训活动已经持续推进近半年,工作室在组织大量理论学习、目标理解、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章汉平校长前期布置的作业,开展了两个月的自主设计阶段,形成了初步设计成果。

日前,工作室开展了“未来学习空间”设计方案线上分享会,学员们把自己一个阶段以来的研训成果结合ppt进行了在线分享和阐述。

教科院附属小学的黄慧老师分享了她设计的“未来悦读空间”,从欣喜、认知、荣耀、链接四个方面阐述了她对校园阅读空间设计的思路;大关中学附小的方旭老师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空间”的设计方案,认为体育空间的设计要注重功能性和文化性


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大程度实现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十四中附属学校的支莹焱老师基于自己对未来学习方式的理解,创意地提出了校园多样化教学空间的设计思路,认为学校很多空间的建设可以实现跨学科理念的整合落地,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王君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分享了“学习走廊”“知识阶梯”的设计方案,认为有意义的未来学习空载应该在校


园内无处不在,且具有学习、探究的价值;文渊小学的周君老师分享了她设计的“才艺展示空间”,她认为校园内要有足够的让孩子展示自己才艺的空间,不断提升孩子们的成长自信;十四附学校的陈爱君老师分享了她在上海静教院附校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启发而设计的“未来成长空间”方案,提出在校园里设计一个展示学生成长过程的实体或者虚拟的空间,实现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性评价和展示。

最后,章汉平校长作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学员们这一个阶段以来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希望利用工作室后续的学习和研讨能进一步完善各自的方案,同时他提出了将优秀的设计思路落实到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把好的设计方案变成现实。

章汉平名校长工作室

202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