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生命的源泉。运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重要的事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每天都会去落实,户外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体现对幼儿的个体发展的关注。
一、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
运动常规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户外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有利于户外活动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良好常规的培养包括两方面:第一,活动常规。即活动规则的制定、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器材的选择,都是为达到幼儿户外活动的教育目标而服务;第二,活动后材料收纳整理的常规。材料的收纳整理是整个户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活动结束后材料的收纳整理全权交给老师,对于老师来说是一项额外的负担,但若是引导幼儿来完成,既让幼儿参与体验了完整的户外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的生活习惯。
三、给予孩子适度的挑战
挑战意味着两个层面的体验,第一是挫折验,第二是成功体验。在户外活动中,老师幼儿提供面临挑战的机会,让幼儿遇到一些和挫折,需要幼儿能动去面对,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大胆地去尝试和探索,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挫折体验,能够培养幼儿的性格的韧性,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而成功的体验能让幼儿体会到平时难以体会到的积极的情感,在完成挑战中不断积累自信,感受经历困难取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全相的两个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需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充分引导幼儿全员参与。在调动幼儿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体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个体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幼儿的性别,更体现在幼儿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在具体的案例中体现在关注高敏感、过分活跃、有攻击性的孩子。教师可在活动中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对运动的不同需要,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