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大概念 大单元 ”的教学研讨

2020年10月29日早上,杭州市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杭州育才登云小学四楼报告厅聚集着一群执着的数学老师,他们是来自拱墅区丁杭缨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们。

01

他们此次来的共同目标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基于UbD理论下之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数学概念教学。

示范课,丁杭缨特级教师亲自上阵授课《圆的认识》。“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它最本质的。”概念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看不到它的广度,挖不到它的深度,而丁特本节课的概念教学是让学生在尝试操作和自学讨论中自主发现的,变原本书本上静态的冷冰冰的数学知识为动态呈现,从画圆中自然而然地引出圆有位置和大小的不同,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发现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因素其实还在圆规上,得到“针尖决定圆的位置,两脚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和“半径”这一对圆的核心概念水到渠成,这才是深刻理解与内化概念。

本堂课牢牢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且作立体式推进,把《圆的认识》上到了极致,彰显了丁特的课堂风格与个人魅力,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如何没有把学生进行“知识化”,而是怎样把学生“智慧化”这样的一个过程。

02

前期,丁校工作室的成员们进行了关于大单元设计和概念教学的理论学习,活动第二阶段学员就自己学习的感悟进行了观点的阐述。

陈海燕老师提出要关注概念的内涵,以《圆周长》教学为例设计了四个维度的活动,通过学生经历比较,测量,计算等过程,在操作体验中聚焦圆周长内涵,从而理解掌握相关概念。

范钰婷老师提出要在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困惑之处,从已知推向未知,从简单推向复杂,促使其在情境的驱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让思维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得以生成,对概念的本质进一步地加深理解。

吴春丽老师认为UbD理念引导教师在教案设计之前,首先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先关注学习期望,才有可能选择适合的教学行为。以终为始,它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理解。

许霜霜老师对于大概念背景下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概念理解中,一定要关注知识程序是否正确?程序有哪些呢?把握理解的目标(概念的本质)、设计理解的活动(材料的设计)、组织理解的问题(材料的运用)。

陈娜老师思考什么是深度学习?“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可能也正是她当数学老师的感受。

边锦婷老师尝试对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性重构,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甚至是“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安排在一节课学习,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递进关系,从而凸显知识的系统化,培育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张新军老师认为概念的教学要围绕概念的本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基于学生的大众认知起点,放手让学生操作、感悟这是“放”的过程。课堂进行适当拓展,回归概念本质,这是“收”的过程。

王冬冬老师觉得做到操作、思辨、求联就能有效让几何图形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立体建构。在力求深度学习的今天,我们会发现这些要素设计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

潘霄玥老师主要把一年级教学内容相近、结构相似的课时进行研究、整合,做出适度的课时调整后的一些做法和大家进行了汇报。

伊秀君老师对于大概念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概念一词具有语义和思维的双重含义。用某词汇表达的对象或关系,表达的是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应当重视每一位学生感知过程的意义生成。

凌坤老师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提出在单元方案设计方面须加强对学情的整体研究,和对挑战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研究,避免出现重复机械搞题海战术的现象。

03

一次次的教学研讨,工作室中的每个老师都可以带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见解,在倾听与思考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与精彩不期而遇。

丁特给学员们提出了要求:下次工作室活动主题来一场论文答辩,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丁特让学员们写论文,目的就是想让老师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有机结合呈现,从而敦促老师笔耕不缀,不断的思考,推进自身全面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