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国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个人简介

裘国正,教龄20年,数学教师。曾获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有温度课堂”优秀教师,区优秀中队辅导员,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2011年“杭报经典学堂”十大风云人物,区交互式白板课堂评比一等奖,参与过全国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课件教材的编辑,参与过数学竞赛试题的编辑,所写论文多次在区评比中获奖,完成2次区级课题并已结题。裘老师曾6次获得“希望杯”优秀指导教师、1次“世奥赛”金牌教练员、4次“走美杯”优秀指导教师、3“华杯赛”优秀指导教师、1次“中环杯”优秀指导教师。

植根于教学,成长自己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教学他认为教学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平时从专业知识入手,研读每一版更新的教学大纲,浏览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阅读各种教育丛书,每天和学生一起做各种竞赛难题。从理论到技能,全面提升自我。其次,跟随老教师学习,在大量的听课、请教、研磨课题中,学习使用各种新的教学设备,探索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从情境教学到美育课堂,从白板教学到学历案课堂,裘老师一直在学习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并逐渐形成自己幽默、灵性而不失严谨的教学风格。

有一次学校让他上公开课,由于时间很紧,很多老师建议他执教之前他上过的比较成熟的课,只要略作修改即可。可是裘老师认为,上公开课就是一个机会,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个磨课的机会,自己应该趁此机会好好磨练自己,他选择了几乎没有人上过的数学实践课《有趣的平衡》,大胆地设想,创新的设计,把自己的探究理念贯穿其中,尽管试教时多次失败,但是他始终不放弃,反思失败原因,寻找突破口,最终成功的让学生在探究自然现象中发现了数学的规律,体验到了浓浓的数学味。他说:“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植根于班级,提炼自己

裘老师不仅是两个数学老师,也是一位班主任。多年的班主任管理也让他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爱、细、凝”。他所带的班级总是受到各个学科老师的夸奖,毕业班在“千里马”评比中多次获得优胜。每一次接任新班级,他都努力凝聚集体力量,创设融洽学习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班貌,以此提升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每次,当孩子犯错时,他会努力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思考怎样在不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同时让他们感悟问题。他用一个个孩子身边“榜样的故事”引起他们的思考,在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自己。“细”是各种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细致的评比”、“细致的管理”、“细微的交流”。也是良好班风班貌形成的基础。“凝”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凝心向上的动力。在每一次比赛之前,他都会告诉孩子们:这又是一次集体与集体间的对抗,而你们,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就应该为集体出一份力。

正是在细致的工作中,裘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从平平无声中慢慢显露风采。所带班级也被评为过区优秀班级,本人也被评为区优秀中队辅导员。

植根于学生,绽放自己

裘老师有一颗炙热的爱心,正是这颗对学生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爱心,让他在各种困难面前保留了一份坚韧。执教生涯中他一直带中高段学生,六年级毕业考的压力对他来说就是奋进的动力。他会大量收集各种试卷,认真分析解读试卷内含的要点与核心,结合大纲、教材、考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框架体系,同时创新了一套“易于学生掌握、且深入浅出的”解题策略。他尊重优、良、差的学生认知现状,用努力使更多的孩子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后进生能大步的缩短差距,中等孩子能在一个个步入优等生,本来就优秀的孩子,更能突破原有的瓶颈,在横向纵向大范围的评比中,展露锋芒。在当初各类数学竞赛层出不穷的年代,一个个尖子生更是在培养下显露了自己优秀,裘老师也得到了认可。

审核: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