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样态,2023年10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课程部教育技术教研员王小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精准教学教研员萧琪莅临拱墅区3所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开展“数据驱动精准教研,技术赋能课堂循证”专题调研活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星昌、线上教学研究员冀新花同行。

张星昌介绍了拱墅区域精准教研推进工作思路与成效。基于区域学校和教研工作发展需求的变化,区校协同积极探索区域“双线双步”混合式教研模型转型,面向全区、以校为本、立足课堂,通过智能技术支持实现精准教研,赋能区域教研精准、高效、高质量发展。

长寿桥小学在日常工作中将数据引入教研,用技术赋能发展。科研师训部金鑫老师从目前长寿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镜像”教研模式实践探索,通过建构多群组融通的镜像备课机制、跨时空互联的镜像展课机制、全行为解析的镜像磨课机制,让教师的课堂更有深度、效度和精度。科学基础研修共同体组长赵一凡老师以《气球驱动小车》为例,从“思教窗-共享圈-精炼坊”三方面入手,汇报了科学组在精准教研中镜像备课的探索与实践思考。针对该课,科学组的教师们现场磨课,从该课呈现的数据入手,分析了课堂上的教师理答、教师行为等方面内容,让执教老师对该课的建构、改进更有思路。

胜蓝中学姚琴校长分别从省规课题引领,聚焦精准评价;教研活动融合,聚焦网络教研;师徒同课异构,聚焦量表评价;联课课堂推广,聚焦自我评价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学校围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长阳小学傅世玉副校长汇报学校基于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精准教研相关工作,作题为《四维四式:AI数据支持下教师精准研修的实践研究》的工作报告,从学校研修的现实困境与思考、精准研修的校本实践与探索和精准研修的实践成效与反思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学校基于研修平台的教研新样态。学校数学教研组长黄燕老师作《AI改课:基于智能研修平台,探索数学教研新样态》的实践案例汇报。

听取了区域和学校的汇报后,两位老师对拱墅区精准教研活动推进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王小明老师认为区校协同有助于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数字化转型,强调基于不同研修平台、学科以及学段差异,学校在进行精准教研活动时要灵活应对,教师需要有数据解读意识和能力开展数据驱动课堂研究,基于学科、立足课堂探索“数据驱动精准教研,技术赋能课堂循证”的区域实践。萧琪老师指出此次调研活动从区域层面到学校层面再到教研组层面,展现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学校聚焦问题导向式教研模式,有利于教研经验在各个教研组间迁移学习,也利于最大程度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能力,期待拱墅区有更多的校本化探索。

张星昌向专家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专家们的高位引领,为拱墅区精准教研推进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指明了后续的研究方向。在未来,区校协同将继续探索更加科学化的智慧教研和循证课堂,推动深化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继续擦亮“拱·有优学”的金名片,为运河边的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

文 /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冀新花

图 / 长寿桥小学、胜蓝中学、长阳小学

审核 /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张星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