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时唯初秋,正是橙黄橘绿之时,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备课的基本方法与要点,树立“课比天大”的意识,传承学校“求美向善,美善相乐”的精神,实现其快速发展,2021年9月23日晚,大关小学教育集团2021学年旭日教师第一期培训活动如期举行,本次培训主题为:青年教师备课漫谈。

首先,教科室陆薇老师就旭日班培训章程与规定,以及本期培训的流程安排做了简单介绍,并勉励新教师认真听讲,积极交流。

赠书环节仪式足

  在本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为青年教师精心准备了相关学科推荐书单,由他们自主选择了《指向表达的小学语文教学》《倾听着的教育》《教师的挑战》三本书。在活动现场,黄校长将精选书赠送给青年教师,勉励他们认真研读,并相约学期末,共同交流,分享感悟。

校长讲话视野宽

第一环节由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黄碧峰亲自带领个位青年教师展开。黄校长首先对旭日课程结业量化标准进行了再次强调,对三年内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殷期望,希望每一位老师在三年后都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黄校长以《上课从备好课开始》为主题,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以“磨刀不误砍柴功”“大珠小珠落玉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四句古诗词串联讲座,脉络清晰,框架缜密,大大拓宽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野。

  “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备好课,首先,要读通、读透课程标准,将课时目标内容与学段目标内容关联起来,遵循对应内容的教学建议;其次,要读教材,读懂教材编写意图,找准本课知识在知识链中的位置,遵循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读懂配套作业的设计意图,明确习题指向什么知识和能力,学会正确汲取名师和同伴优秀教学设计 ;最后,要读学生,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针对这些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一定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

  “大珠小珠落玉盘”,黄校长提出课堂导入要快,探究步骤要清晰,要精炼。通过推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来设计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要学会追问,灵活运用课堂激励语。

  通过分享优秀课例《角的初步认识》让青年教师们对课堂观察维度有了直观且清晰的认识。之后黄校长也向在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把一节课讲明白?以《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流程设计为例,当一名教师能够从板块,环节,材料,目标,步骤,目标等多维度分析一堂课,那么他一定是一名成熟的教师了。

  “操千曲而后晓声”,黄校长在这一环节和教师们分享了几句话。组织、启发、点拨、引导是教育者的天职,教师的智慧在把握学生生成中产生,学生错误永远是课堂珍贵的资源,如果不让学生主动建构,他们将不喜欢你,务必要常常回望自己的学期教学计划。

“观千剑而后识器”, 黄校长最后对整个讲座进行了总结,激励青年教师多听多看多思,站稳讲台,先从备好课开始。演讲过程中黄校长列举了很多真实的课例,金句频出,引发了青年教师的深度思考,他的讲解亲切而不失幽默,现场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头脑风暴干货多

随后,36名青年教师根据学科分组,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开启“头脑风暴”,完成了指定教案的修改。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经验教师的指引,如果说青年教师是蓄势待发的“旭日”,那么经验教师才是赋予他们绽放光芒的温暖力量。

语文组

  13位语文老师在经验教师——赵正清老师和白素女老师的指导下,立足三年级学段要求和学生特点,以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为例展开研讨。三年级正是低段向中高段过渡的时期,教案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程度,灵活运用默读和多形式朗读,使学生感受到散文的优美,理解关键词句,同时,三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依然重要,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范写。尤为重要的是,三年级对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堂作业和课后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优美的语句,感受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自然而然地拿出笔创作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的语句。青年教师们在讨论过程中收获满满,赵老师和白老师针对几位老师本学期公开课安排情况,布置了“同课异构”的任务,帮助小组成员互相“磨课”,共同进步。

  数学组

  黄碧峰校长带领数学组五位青年教师开展了一次高质、实用的头脑风暴。黄校长先带领青年教师们调整了《倍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接着从理解“2倍”、“几倍”、“几倍多(少)几”,利用数形结合突破重点难点。详实有据地梳理出一份优秀的数学教案,令青年教师们受益匪浅。

英语组

  从沈波老师的一堂四年级公开课中,英语组老师们共同研讨了al和ar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歌曲导入、听音识词、歌谣演唱、思维拓展、绘本延伸,大家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在玩转语音,总结语音课的教学思路之后,大家又对冯纬昇老师即将开展的空中课堂进行了头脑风暴,一一共享自己的创意点子,研讨气氛格外浓厚。

  科学组

  呼吸作为一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活动,呼吸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科学组叶晶晶老师正和年轻老师们就《感受我们的呼吸》这节课开展讨论,从教学目标出发,叶老师对该教案的导入,探究,研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指导。一节好的科学课,一张好的实验记录单必不可少,针对记录单的设计他们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一份令人满意的记录单就诞生了!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记录单的设计有了新的方向,对如何解剖一节课有了更好的了解,相信未来他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

音乐组

  负责低学段音乐教学的周翌老师带领担任一年级教学任务的张厉羽老师就一年级《其多列》一课的教学设计展开了头脑风暴。首先她们一起罗列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找到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再把碎片化的思维火花按照课堂逻辑由浅至深理顺脉络。从歌曲律动开展,词曲学习顺序与方法,歌曲文化背景,校园文化结合四个方面撰写了一篇全方面多角度的课程教案。活动结束后,张厉羽老师直呼过瘾,并约定好实践之后继续向指导老师反馈,将研课进行到底。

美术组

本次研讨活动,美术组由美术组经验教师——刘芬老师作为导师对青年教师们进行备课指导。通过阅读、修改、全员讨论交流错误教案,明确教案的基本结构,并阅读、解析同课优秀教案案例,进一步加强对教案的理解。

体育组

  教案是教室上课的蓝图,对一线教师来说,教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次体育组的培训由体育组经验教师——徐胜老师担任导师,以基于新纲要的体育教案设计—水平三50米快速跑为例,带领学员们展开了教研。教学设计应把握什么?首先要把握结构的完整性,抓大不放小,流程安排好;第二把握内容的准确性,上下要连贯,左右好判断;其次教材需吃透,功能发挥够。同时把握目标的操作性,避免大而空,难度要适中,注意把握方法的有效性,练习有分层,学法有不同;最后应把握活动的安全性,安全考虑好,防范不可少。

旭日始旦,晨光初现。这是青年教师的起步,未来他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行路不易,但这一路有学校的支持,经验教师的关怀,相信他们一定会未来可期,大步前行,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