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基础课程改革,更好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赵丹丹运河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于10月27日前往省一级示范学校——温州永嘉中学开展语文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27月上午,永嘉中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忠热情接待了工作室一行,并主持了这次交流活动。永嘉中学的陈雅静老师和叶艳老师分别呈现了《品读劳动苦乐,传承实录精神〈芣苢〉〈插秧歌〉联读》和《扣准关键词,拟写分论点》两堂精彩的教学展示。

精彩献课(一)

陈雅静老师《品读劳动苦乐,传承实录精神〈芣苢〉〈插秧歌〉联读》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歌的情境描写,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从初步理解中抓住劳动者形象聚焦核心,由面及点加深理解;再以时代、体裁、劳动场面等角度对比,以点带面地形成“走近情境,梳理文本”的整体格局。

接着,通过“苦”“乐”对比,引导学生把握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富有思辨性的以“不言之乐”“闹中之苦”作对比,引导学生去体味劳动者的品质,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美感;以“苦”“乐”之情引导学生思考“苦”“乐”之源,探究诗人创作的意图——“劳者歌其事”“文士忧其民”;陈老师还充分考虑了课文所处的单元位置,引导学生明晰其与新闻通讯的关系,把握其“以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体现作者立场和态度”的教学难点。

最后陈老师创设“永嘉耕读传统”的现实情境,学以致用。通过创设访谈永

嘉院士的情境,令学生熟悉掌握人物通讯中“细节”的呈现方式。

精彩献课(二)

叶艳老师的这堂课《扣准关键词,拟写分论点》立足学生写作实际,聚焦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审题立意和拟写分论点,为论述文写作教学提供了范例。整堂课分为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首先本节课以学生审题过程中的难点为教学起点。叶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23年全国1卷”作文题,提出审题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从“扣关键词、标示逻辑、拟写分论点”三个方向破题。

             然后,通过“我给考场作文打个分”和“让四维‘转’起来”两个活动,叶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文章结构”比较中关注文章思路的逻辑性。通过多角度思考故事,运用“反、驳、联、进”四种方法对文章的分论点进行改写。在思想自由碰撞中,学生思维充分地“转”起来了。

最后是学以致用,交流展示的环节。通过对“阅历”这个话题的思考探讨,学生拟写的分论点避免了平面化表述的弊病。大家的发言十分精彩,展现了叶艳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也展现了永嘉学子们优异的思维品质。

工作室成员交流聊感受

赵丹丹老师感受:

一堂好的语文课,对教师而言就是一场教学艺术的修行;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次身心的审美享受。同样的40分钟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由学生来评价,可以“味同嚼蜡、云里雾里”,也可以“为之动容、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规划时间的能力。

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基点,课前安排什么样的预习作业,课堂主要时间用何种方式对教学任务进行层层设计,课后用什么材料来巩固复习,都来自于授课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新高考、对新课改核心理念的把握,是很见水平、很有功底、很值得追求的事。

杨鹏妃老师感受:

永嘉中学陈雅静的这堂课,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错中复杂的知识要点展现得细致分明又重点突出。将诗歌的抒情性和两首诗歌对比下的思辨性有机结合,学生在陈老师自然的引导下,从“单篇”到“联读”再到“单元”,从“情感”到“创作”再到“人物通讯”,不断生成新的连接、新的认知、新的视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辨探究、情感认知等都在这一堂课中得到了提升,充分展现陈老师高水平的课堂设计素养、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极具亲和力的人格魅力!

龙志坚老师感受:

这堂课不仅是一堂实用性很强的写作指导课,更是一堂关注学生思维品质锤炼的、充满教育情怀的语文课。整堂课的设计巧思、环节推进以及活动的调度和指导,充分体现了永嘉中学语文组“立格”课堂的高度,非常值得学习!

课后,工作室成员在同行的热情引导下,参观了渗透着书卷气的永嘉校园。老师们对细节饱满、精致而又大气的校园环境啧啧称赞。

此次“永嘉行”的工作室交流活动,是一次校际间教师的思维碰撞,也是两个学校同行之间真诚的交流,为推动工作室年轻老师的教学活动往纵深方向发展做出积极的尝试,也为实现高效课堂再提质,进行有效的铺垫。

赵丹丹运河名师工作室

成员:董嘉怡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