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区教育研究院举行第111期发现论坛,全体教育研究员如期参加。本次论坛,由学生成长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慧主持,台州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王少非带来《学生学业述评:内涵、实践与研究》专题讲座。王教授以前沿的视角,从学生学业述评的背景、定位与内涵、实施要点以及研究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首先,王少非教授讲述了政策背景与学理背景。政策背景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学理背景上,教育述评属于“教育教学实际”。其一,评价是教师的专业事务。其二,评价旨在促进改进。王教授强调,要转变评价观念(从“Assessment of Learning”转向“Assessment for Learning”),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其三,根据桑代克的实验及其改造,可以得出,不同评价的改进作用差异巨大。

其次,王教授讲述了学生学业述评的定位与内涵。关于定位,王教授认为,学业述评应当是评价结果呈现的一种方式、评价结果交流的一种方式、评价改革的一个关键抓手:相比于传统的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从呈现方式来说,学业述评更能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从交流方式来说,学业述评具有反馈协商、用以改进的作用。而未来的教育评价一定是基于证据的评价,倡导增值评价、协商式评价、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与新技术深度融合。

关于内涵,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的述评,狭义上的学业是指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即立足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进行述评。二是对学生学业进行“述”和“评”。“述”有描述、陈述之义,“评”则是评价、评论之义,“述”为“评”提供支撑,让“评”更有证据,更可理解可接受;“评”是“述”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常规意义上的“评价”,还可能包括其他内容。述评即有述有评,述评结合。他强调,学生学业述评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其对象是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行为;其内容是提供描述性信息和评论;其用户是学生及其家长,乃至学生的下一任教师和学校。

接着,王教授讲述了学生学业述评的实施要点。一是要正确理解“学生学业述评”的目的,学业述评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二是要准确把握述评的依据,关键在于把握课程标准,对照学业质量标准。三是正确把握述与评的关系,“述评”之“述”强调的是证据;“述评”之“评”强调的是基于证据的描述性评价,重在信息分享。

最后,王教授提出了学生学业述评实践探索的三个方向:即可以着力于教师考核评价、学生学业报告单设计、日常学业交流改进。他还给出具体可以通过“能做什么”、“需要改进”、“如何支持”三个方面进行学生学业述评,并提供了通过建立评语库简化操作的方法,启发研究员们积极探索基于证据的评价、增值评价、协商式评价、评价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等评价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