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初秋的午后,伴着和煦的暖阳,拱墅区初中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第二阶段)评比在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如期举行。经过第一阶段的现场说课评比,杭州市朝晖中学谢思婷、杭州市胜蓝中学杨杨、杭州市星澜中学曹丽君和杭州市风华中学王晨瑾4位老师脱颖而出,参加了第二阶段现场教学的评比。四位老师呈现了精彩的地方课程教学。
本次赛课自选七年级《人·自然·社会》第22课“浙江人的风采”和八年级《最忆杭州》第11课“杭州的体育”其中一课,四位教师在简短的时间内认真解读教材,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
谢思婷老师执教的“浙江人的风采”,通过聚焦杭州亚运会中的浙江人、时代变迁中的浙江人和新时代的浙江“弄潮儿”,让学生透过具体的人感悟、传承、弘扬“浙江精神”。课堂依托点赞卡、解密卡、宣传海报等载体设计了“我是杭州亚运观察员”、“我是浙江发展解密人”、“我是‘浙江精神’宣传员”等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具身体验,涵养地方情怀。
杨杨老师执教的课题为“浙江人的风采”,她以“浙江人 浙江魂”为主题,用“人文体验官”、“幸福分享官”、“品牌推荐官”三个小组任务串连起课堂。杨老师通过从个性中找共性,引导同学们在各地城市精神中明确了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发展历程;通过分享感谢,感悟浙江精神对浙江发展的重要性,坚定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辩证思考、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将传承和弘扬浙江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曹丽君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杭州的体育”,她通过三个板块的活动设计,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共同探究加深对杭州体育文化的认识。溯源过去,了解杭州体育悠久的历史;谈今天,了解现代体育的大众性,丰富性;通过绘未来,展望杭州体育发展。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系统了解了杭州体育文化的发展,更是感受到杭州运动健儿身上的体育精神。
王晨瑾老师执教“浙江人的风采”,王老师以“数字火炬人的名字为什么是‘弄潮儿’?”这个问题贯穿始终,通过“浙江印象-浙江现象-浙江精神”为各环节关键词,与同学们一起感受、探究浙江精神的力量,向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浙江有礼”,做新时代“弄潮儿”的倡议!
本次赛课活动中,四位教师与景成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共同演绎了精彩的课堂,给观摩的老师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促进了教师对地方课程教学深入学习的钻研与探究。
供稿/摄影:杭州市建新小学 葛银连、各赛课教师
审核: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黄慎娥